[发明专利]一种高压全通径锻钢旋塞阀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71332.2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军;张阳秀;李泽玉;卢剑波;郑坤明;宣中宝;林利平;王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福瑞科流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2 | 分类号: | F16K5/02;F16K5/16;F16K27/06;F16K27/08;F16K27/10;F16K41/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24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全通径锻钢 旋塞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全通径锻钢旋塞阀及其工作方法,包括阀体、上盖、阀杆和下盖。通过设计可快速拆卸的上盖和下盖,提高了产品的维修便利性。设计软硬双密封结构确保产品的绝对密封,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设计顶心、顶块和调节块结构,一方面可补偿磨损带来的密封性问题和可对防火填料做密封预紧,另一方面当阀出现单侧磨损或者是密封面出现异物时,顶心和顶块的球面配合结构可释放应力,降低硬磨损,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塞阀,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全通径锻钢旋塞阀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旋塞阀是关闭件或柱塞形的旋转阀,通过旋转90度使阀塞上的通道口与阀体上的通道口相通或分开,实现开启或关闭的一种阀门。它的阀塞的形状可成圆柱形或圆锥形,通道成梯形。
现有的旋塞阀阀体一般整体铸造成型,铸造的制作工艺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容易产生气孔以影响产品的质量,在高压下阀体材料的致密性受到严峻挑战,密封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最终影响到旋塞阀的使用功能与寿命,因而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全通径锻钢旋塞阀其工作方法,这种旋塞阀阀体采用锻造及窄间焊工艺,避免了铸造工艺生产过程中因出现气孔导致的强度降低影响产品质量问题,还设计了顶心顶块球面配合和下阀腔泄压结构,防止塞体硬性卡死,同时设计可拆卸阀盖及调支脚以便阀门维护和根据实际安装需求调节支撑高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全通径锻钢旋塞阀,包括阀体、上盖、阀杆和下盖,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与进入端和排出端相连通的阀腔,所述阀杆于阀腔内的一端通过连接盘连接有上窄下宽呈圆锥台的塞体,塞体内设有通道,所述塞体远离阀杆的一端与顶心配合,所述顶心与顶块连接,所述顶块与下盖配合,所述下盖通过第一螺栓组固定在阀体上,所述阀杆于阀腔外的一端贯穿上盖,所述上盖通过第二螺栓组固定在阀体上;
所述顶块与下盖配合,所述顶块还与下方的调节块相抵接,所述调节块与调节杆相抵接,所述调节杆贯穿下盖,所述调节杆远离调节块的一端与调节螺母配合,所述调节螺母可提升调节杆;
所述阀体、上盖和塞体共同围成上室腔,所述阀体、下盖和塞体共同围成下室腔,所述下室腔与旁通阀连通,所述上室腔和下室腔内可充介质。
作为优选地,所述上盖与阀体配合处设有第一O型圈和缠绕垫,所述第一O型圈设置在上盖和阀体的竖直配合面上形成软密封,所述缠绕垫设在上盖和阀体的水平配合面上形成硬密封;所述下盖与阀体的竖直配合面上同样设有软密封,所述下盖和阀体的水平配合面上同样设有硬密封。
作为优选地,所述顶心与顶块的抵接面为球面形状,所述顶块与下盖的密封处还设有第二O型圈和防火填料。
作为优选地,所述下盖的第一螺栓组设置有四个可调支脚,所述可调支脚与第一螺栓组为螺纹配合,通过转动可调支脚可调节阀的高度。
作为优选地,所述上盖与阀杆的配合面处依上而下设有填料压套、防火填料、第三O型圈、第四O型圈。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阀体由中体和两侧法兰焊接而成,其采用如下方法制造:
1)中体和两侧法兰采用自由锻或模锻胚料,解决阀体铸造成型的气孔问题;
2)采用窄间缝对接焊工艺将中体和两侧法兰焊接成一整体,并进行热处理;
3)精加工阀体流道内外侧到所需零件尺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高压全通径锻钢旋塞阀的工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福瑞科流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福瑞科流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71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动态红外图像分割阈值自适应计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螯合调节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