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接触低温易凝结物的电特性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9485.3 | 申请日: | 202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5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石亚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瑞路通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2 | 分类号: | G01N27/22;G01N22/04;G01R27/26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盟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9 | 代理人: | 孙丽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接触 低温 凝结 特性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接触低温易凝结物的电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预设的电容测量电路测量被测物质得到真正的测量电容C0’,并分析计算得到寄生电容CP;
S2、通过电容测量电路测量带有易凝结物的被测物质,得到新的测量电容;
S3、将新的测量电容结合寄生电容CP,得到实测的测量电容;
S4、依据实测的测量电容的变化,分析计算得到易凝结物的质量;
S5、依据加热能量公式分析计算得到所需的加热热量Q,并计算得到融化易凝结物所需的时间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接触低温易凝结物的电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利用预设的电容测量电路测量被测物质得到真正的测量电容C0’,并分析计算得到寄生电容CP包括以下步骤:
S101、设定内电极的内径为d1,内电极的外径和绝缘层的内径为d2,绝缘层的外径和导体套管的内径为d3,导体套管的外径为d4,外电极的直径为D;
S102、假设内电极与绝缘层形成的电容为C1,绝缘层的介电常数为,同轴电容的有效长度为L,计算得到电容C1,其中,电容C1的计算公式如下:
;
其中,Ln为自然对数;
S103、依据被测物质的电容介电常数及有效长度L,计算得到电容C2,其中,电容C2的计算公式如下:
;
S104、计算得到电容C1与电容C2串联后的总电容C0,其中,总电容C0的计算公式如下:
;
S105、结合测量电容的寄生电容CP,计算得到通过电容测量电路所得的测量电容C0’,其中,测量电容C0’的计算公式如下:
;
S106、推导得到测量电容与被测物质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推导得到介电常数的值为0时,测量电容C0’的值即为寄生电容C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接触低温易凝结物的电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电场强度为0,在绝缘层外面增加紧密配合的导体套管,导体套管与内电极和外电极均为绝缘,导体套管把绝缘层外面的电荷转移到导体套管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接触低温易凝结物的电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5中结合测量电容的寄生电容CP,计算得到通过电容测量电路所得的测量电容C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假设内部加热芯的寄生电容为CP,等效电阻为RP,分析得到对应的等效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接触低温易凝结物的电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通过电容测量电路测量带有易凝结物的被测物质,得到新的测量电容包括以下步骤:
S201、设定易凝结物的外径为d’,易凝结物的介电常数为,计算得到易凝结物形成的电容值,其中,电容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
S202、计算电容值与电容C1和电容C2串联后新的电容,其中,新的电容的计算公式如下: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接触低温易凝结物的电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实测的测量电容的计算公式如下: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瑞路通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瑞路通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94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