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氮菌高效去除废水氨氮总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8583.5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1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周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一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氮菌 高效 去除 废水 氨氮总氮 方法 | ||
1.一种脱氮菌高效去除废水氨氮总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水通入反应器中;
S2:使原水流入第一反应室,原水与所述第一反应室内的脱氮菌发生硝化反应,同时,脱氮菌利用原水中的COD,原水与脱氮菌发生短程反硝化反应;
S3:使原水流至第二反应室,原水与脱氮菌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
S4:通过反应器中配置的检测电极,持续监测原水的COD、氨氮浓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溶解氧浓度,且根据监测结果实时补充反应物料或排出反应产物;
S5:检测废水是否满足排放条件,若是,进行废水排放;其中,
所述反应器为封闭式容器,所述反应器内设有上层三相分离器、下层三相分离器,所述上层三相分离器与下层三相分离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反应室,所述反应器底部与下层三相分离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反应室;
所述第一反应室为有氧环境,所述第二反应室为无氧环境;
所述第一反应室与所述第二反应室内均投放有脱氮菌,所述脱氮菌包括亚硝酸细菌、好氧短程反硝化细菌,厌氧氨氧化菌;
所述第一反应室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第二反应室设有旋流布水器与进水管道,所述旋流布水器与进水管道连通;
所述反应器顶部设置有气水分离罐,所述气水分离罐底部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与旋流布水器连通;
所述步骤S2的硝化反应、短程反硝化反应均在第一反应室内进行;
所述步骤S3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在第二反应室内进行;
所述S3还包括:通过气水分离罐以及循环管,使原水流至第二反应室,原水与脱氮菌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
所述S5还包括:检测废水是否满足排放条件,若是,进行废水排放,若不是,通过气水分离罐以及循环管,使原水在所述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重复循环充分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菌高效去除废水氨氮总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包括在线控制系统,所述在线控制系统设有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检测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监测反应器内原水中COD、氨氮浓度、硝酸盐浓度、亚硝酸盐、溶解氧浓度;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实时监测数据,自动控制进料/出料以及调整反应物料;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检测模块生成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传输至移动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氮菌高效去除废水氨氮总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设有若干个检测电极;
所述控制模块设有若干电动阀门、曝气器;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设有无线通讯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菌高效去除废水氨氮总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包括SBR、MBR、MABR型反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一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一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85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