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低碳化学品燃烧气体光谱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4120.1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天佑;陈志莉;唐瑾;刘强;陈林;刘礼喜;彭吴迪;刘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01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何晓 |
地址: | 54100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碳化 燃烧 气体 光谱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低碳化学品燃烧气体光谱测试系统,包括SOX气瓶、NOX气瓶、COX气瓶、混气装置、加热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和光谱检测设备,所述SOX气瓶、NOX气瓶、COX气瓶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混气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混气装置的出气口通过进气管与所述加热装置连通,该加热装置通过出气管与所述气体收集装置连通,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两端分别设有镜片,所述光谱检测设备透过该镜片对所述加热装置内的气体光谱进行检测。本发明可用来分析测试低碳化学品燃烧产物的每种特征污染气体、混合特征污染气体辐射光谱的作用波段范围,可以以此构建光谱分析数据库,为探测识别该类型火灾提供主要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谱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低碳化学品燃烧气体光谱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低碳化学品(如LNG)发生火灾污染事故的风险高、危害极大。大型LNG爆炸燃烧会产生大量SOX、COx、NOx等特征污染性气体和悬浮颗粒,爆炸产生的火灾热辐射和这些特征性污染气体对人和周边建筑会产生严重的危害。
低碳化学品火灾特征污染物是探测识别该类型火灾的主要依据,并为评估其污染危害提供依据。空天遥感技术为大范围、快速、远距离监测低碳化学品火灾污染提供了可能,是低碳化学品火灾污染应急监测的最佳途径。空天遥感探测低碳化学品火灾特征污染物过程中,远距离探测时目标物与遥感探测器存在大气环境的干扰,低碳化学品燃烧产物的辐射光谱信息会受到大气传输、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模拟LNG爆炸燃烧产生的特征污染气体,并对该特征污染气体的光谱进行研究的测试系统。
因此,基于上述背景条件,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模拟低碳化学品燃烧产物,并对其特征污染气体的光谱进行测试的系统,用来分析测试低碳化学品燃烧产物的每种特征污染物、混合特征污染物辐射光谱的作用波段范围,为构建火焰光谱分析数据库打下基础。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低碳化学品燃烧气体光谱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拟低碳化学品燃烧气体光谱测试系统,包括SOX气瓶、NOX气瓶、COX气瓶、混气装置、加热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和光谱检测设备,所述SOX气瓶、NOX气瓶、COX气瓶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混气装置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混气装置的出气口通过进气管与所述加热装置连通,该加热装置通过出气管与所述气体收集装置连通,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两端分别设有镜片,所述光谱检测设备透过该镜片对所述加热装置内的气体光谱进行检测。
上述技术方案,可模拟低碳化学品燃烧气体中的一种气体对其加热至指定温度范围后进行光谱检测或将几种气体混合后进行加热,加热至指定温度范围后再对其光谱进行检测,用来分析测试低碳化学品燃烧产物的每种特征污染气体、混合特征污染气体辐射光谱的作用波段范围,可以以此构建光谱分析数据库,为探测识别该类型火灾提供主要依据。
优选地,所述混气装置的进气口位于靠近其下端的位置处,所述混气装置的出气口位于靠近其上端的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混气装置内沿竖直方向分布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分流板,该分流板将所述混气装置内分割成多个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内均设有导流装置,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导流装置的进气端正对所述混气装置的进气口,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导流装置的出气端正对所述混气装置的出气口,所述分流板上分布有多个分流孔,且不同的分流板上设置的分流孔的大小不同;
在所述分流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多个引流板,该引流板靠近所述分流孔的一侧设引流室,所述导流装置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引流室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4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