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拉伸厚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4072.6 | 申请日: | 202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9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平;何二君;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24 | 分类号: | B29C41/24;B29C41/46;B29C41/52;B29C41/34;B29C55/06;B29L7/0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103 | 代理人: | 黄河长 |
地址: | 51509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拉伸 厚度 控制 方法 | ||
一种薄膜拉伸厚度控制方法,每一个横向区间单元的调控过程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调节该横向区间单元对应的螺栓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2).执行以下分步骤:(21).调节该横向区间单元对应的物料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22).重新调节该横向区间单元对应的挤出间隙调节单元的螺栓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23).该横向区间单元的塑料成品的纵向拉伸率相对于分步骤(21)进行之前发生变化,且变化的方向是使薄膜成品实际厚度更趋向于接近薄膜成品理想厚度;(3).不断重复执行步骤(2),直至该横向区间单元的薄膜成品实际厚度等于设定的薄膜成品理想厚度。本发明能使最终薄膜成品的实际厚度和纵向展开长度两者都沿着横向实现均匀分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薄膜生产工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拉伸厚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可以采用流涎工艺生产。流涎工艺所采用的设备包括流涎模头和上游夹辊、下游夹辊,上游夹辊位于下游夹辊的上游,流涎模头设有料腔,料腔的下端设有长条形的挤出缝口,挤出缝口的长向称为横向,挤出缝口的其中一侧设有固定不动的固定模唇,挤出缝口的另一侧设有能调节活动的活动模唇片;在料腔中沿着横向布置有多个用于调控熔融塑料温度的物料加热单元;在流涎模头外面设有多根调节挤出缝口间隙的热膨胀螺栓,各根热膨胀螺栓沿挤出缝口的长向排列布置,各根热膨胀螺栓的端部连接活动模唇片,每根热膨胀螺栓还设有对其进行加热的螺栓加热部件;热膨胀螺栓的数量通常比物料加热单元的数量多。上游夹辊\下游夹辊都设有两根平行且紧靠在一起的转辊,该两根转辊的转动方向相反。
流涎模头工作时,熔融塑料物料从长条形的挤出缝口挤出后凝结而形成为薄膜坯(行内又称为铸片),薄膜坯向下游运行经过上游夹辊、下游夹辊,由于下游夹辊的转速大于上游夹辊,因此使得铸片得到纵向拉伸而成为塑料薄膜。
上述生产过程需要控制塑料薄膜的横向上各个部位的实际厚度是否均匀。
影响产品横向上各个部位实际厚度的主要因素如下:
在流涎工序中,影响产品厚度的主要因素有横向上各个部位的挤出缝口间隙宽度、横向上各个部位的熔融物料温度这两大因素。挤出缝口间隙宽度越大,则使得产品的实际厚度越厚。而在同样的挤出缝口间隙宽度条件下,熔融物料的温度越高,则粘性越低,流动性越强,挤出速度越高,使得产品的实际厚度越厚。
当然,在流涎工序中,影响产品厚度的因素还有挤出压力、产品的配方等,例如产品的配方决定了产品的粘度,进一步决定了挤出速度,但挤出压力以及产品的配方等不是本申请所能调控的因素,也不能横向局部地调控厚度,因而本申请中不予考虑。
由于挤出缝口的间隙宽度很细微,加工过程不可避免存在机械误差,加上熔融物料沿横向的压力很难实现均匀,所以如果不加调控,所得的铸片的厚度不能实现沿横向均匀,因此需要加以调控,其中针对挤出缝口间隙宽度的调节方式和原理如下:当螺栓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降低,则热膨胀螺栓的温度降低,热膨胀螺栓的长度减小,于是热膨胀螺栓将活动模唇片向远离固定模唇的方向拉开,挤出缝口的缝隙宽度变大,物料挤出速度变大,因此得到的铸片厚度变大;反之,如果加大螺栓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则热膨胀螺栓的温度升高,热膨胀螺栓的长度变大,于是活动模唇片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模唇的方向靠拢,挤出缝口的宽度变小,物料挤出速度变小,于是得到的铸片厚度变小。
在纵向拉伸过程中,影响产品横向各部位厚度的主要因素有塑料片横向各部位的温度以及纵向拉伸夹辊横向上各部位的夹合力大小,其中,由于安装因素(例如夹在一起的两根转辊的中心线平行度存在误差)以及机械加工误差因素(例如转辊的直径沿横向不均匀一致),使得横向上各部位的夹合力存在不均匀,夹合力或者直径的不同导致纵向拉伸率不同,最终导致塑料薄膜横向上各部位的厚度有所不同。同样的,塑料物料横向上各具体部位的温度差异也会影响到该部位的实际拉伸率,温度越高,则该部位越容易受拉伸,拉伸率越高,使得该部位的最终厚度越小,且纵向长度(展开长度)越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4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