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BC陶瓷板基材的脱色溶液及其脱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3150.0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辰;高静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41/91 | 分类号: | C04B41/91;C04B41/85;C04B41/8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bc 陶瓷 基材 脱色 溶液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DBC陶瓷板基材的脱色溶液及其脱色方法,组分简单合理,黄斑脱色效果明显,使用方便快捷,能够避免潜在隐患。一种DBC陶瓷板基材脱色溶液,包括体积浓度为2%~20%的硫酸;1g/L~5g/L的柠檬酸钠;1g/L~20g/L的氯化钠;体积浓度为1%~10%的氢氟酸;体积浓度为0.5%~2%的三乙醇胺。一种DBC陶瓷板基材的脱色方法,将待处理的DBC陶瓷板按照所设计需要的图形进行蚀刻,暴露出存在黄斑的区域,得到第一陶瓷板;在室温条件下,采用脱色溶液对第一陶瓷板存在黄斑的区域进行浸泡或喷淋处理,处理时间大于30min,直至基材黄斑由淡黄色变为淡粉色,得到第二陶瓷板;使用铜面微蚀溶液对第二陶瓷板进行浸泡或喷淋处理,处理时间小于10s,露出白色的基材本色,黄斑脱色完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DBC陶瓷基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BC陶瓷板基材的脱色溶液及其脱色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的熔点和硬度都很高,在烧制过程中需要添加烧结助剂,用来改善氧化铝晶体晶格,降低烧结温度。其主要成分为添加含CaO、MgO、SiO2等滑石、碳酸钙、硅灰石等材料,以及一些有机粘接剂和不同的增塑剂,提高成分的均匀性,防止陶瓷微粒团聚,但烧结后这些杂元素仍会有微量存在在陶瓷内部。DBC陶瓷板是将铜面氧化,铺覆在陶瓷上,在1065℃~1083℃范围内,铜与氧形成Cu-O共晶液,化学反应生成CuAlO2或CuAl2O4使得铜与基板发生粘合。在这一过程中,陶瓷中残留的杂质亦会在界面处生成出现共晶反应,形成黄斑残留在陶瓷与覆铜的界面处。
因而,黄斑是在DBC制板时铜箔氧化层与陶瓷粉内特定杂质在二者界面形成的一层极薄的共融层。由于黄斑位于覆铜面与陶瓷之间,DBC板面覆铜的遮挡使得基材黄斑无法在使用前进行识别,如图1所示。目前国内外板材商均无法有效解决陶瓷板的黄斑问题,只能通过蚀刻后检查基材表面颜色再予以剔除。而高可靠DBC产品使用前必须要对产品进行逐一遴选剔除存在问题风险产品,甚至要求DBC陶瓷基材颜色必须一致,呈白色或类白色。这造成了大量产品的报废,另外存在黄斑的DBC产品在加电压(500V)测试时会出现较低机率的绝缘电压下降和漏电流情况,难以保障产品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DBC陶瓷板基材的脱色溶液及其脱色方法,组分简单合理,黄斑脱色效果明显,使用方便快捷,能够避免潜在隐患。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DBC陶瓷板基材脱色溶液,包括如下组分,
体积浓度为2%~20%的硫酸;1g/L~5g/L的柠檬酸钠;1g/L~20g/L的氯化钠;体积浓度为1%~10%的氢氟酸;体积浓度为0.5%~2%的三乙醇胺。
优选地,所述硫酸的体积浓度为5%。
优选地,所述柠檬酸钠的浓度为1g/L。
优选地,所述氯化钠的浓度为5g/L。
优选地,所述氢氟酸的体积浓度为3%。
优选地,所述三乙醇胺的体积浓度为1%。
一种DBC陶瓷板基材的脱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待处理的DBC陶瓷板按照所设计需要的图形进行蚀刻,露出待处理的基材,暴露出存在黄斑的区域,得到第一陶瓷板;
b: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所述的脱色溶液对第一陶瓷板存在黄斑的区域进行浸泡或喷淋处理,处理时间大于30min,直至基材黄斑由淡黄色变为淡粉色,得到第二陶瓷板;
c:使用铜面微蚀溶液对第二陶瓷板进行浸泡或喷淋处理,处理时间小于10s,露出白色的基材本色,黄斑脱色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3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