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堵漏灌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62098.7 | 申请日: | 2021-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8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邱士安;刘站东;邱诚;刘育祥;黄小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业学院;四川省祥源恒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L15/00;C08K9/04;C08K9/02;C08K3/22;C08J3/28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张迪 |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堵漏 灌浆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防水堵漏灌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的:聚氨酯防水材料230份~350份;改性纳米二氧化锆3份~10份;
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锆按重量份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的:纳米二氧化锆3份~12份;钛酸酯偶联剂1份~3份;聚异丁烯多丁二酰亚胺类无灰添加剂1份~3份;滑石粉1份~3份;表面活性剂1份~3份;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与所述聚异丁烯多丁二酰亚胺类无灰添加剂的添加比例为1~3:1;所述纳米二氧化锆的粒径不大于10 μm;
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锆是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
步骤1、按原料配比将纳米二氧化锆、滑石粉和表面活性剂混合,溶于无水乙醇中,得到第一物料;
步骤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第一物料在100℃~150℃下加热反应5h~10h后,降温至50℃~80℃,得到第二物料;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第二物料与钛酸酯偶联剂、聚异丁烯多丁二酰亚胺类无灰添加剂混合均匀,烘干处理,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锆;所述聚氨酯防水材料是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
步骤S1、准备原料:80份~120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80份~120份聚四氢呋喃二醇、40份~60份聚氧化乙烯多元醇以及30份~50份二丁酯,备用;
步骤S2、将步骤S1准备的原料混合均匀,置于100℃~120℃油浴环境,在0.5~1个标准大气压下减压脱水,并以80r/min~120r/min的转速搅拌震荡4h~8h,得到聚氨酯防水材料;
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锆与所述聚氨酯防水材料的重量比为2.0~4.0:100;
所述防水堵漏灌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原料配比将聚氨酯防水材料、改性纳米二氧化锆进行混合,然后,搅拌4h~6h后,在90℃~120℃下超声处理,得到防水堵漏灌浆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堵漏灌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锆与所述聚氨酯防水材料的重量比为3.0~4.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堵漏灌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与所述聚异丁烯多丁二酰亚胺类无灰添加剂的添加比例为1~2.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堵漏灌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酯偶联剂与所述聚异丁烯多丁二酰亚胺类无灰添加剂的添加比例为1.5~2.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堵漏灌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堵漏灌浆材料的原料还包括氢化丁腈橡胶粉,所述氢化丁晴橡胶粉的重量份为10份~15份。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水堵漏灌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原料配比将聚氨酯防水材料、改性纳米二氧化锆进行混合,若有氢化丁晴橡胶粉也加入混合,然后,搅拌4h~6h后,在90℃~120℃下超声处理,得到防水堵漏灌浆材料。
7.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水堵漏灌浆材料在建筑物地基的裂缝、断层破碎带或建筑物本身的接缝、裂缝防水堵漏处理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业学院;四川省祥源恒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工业学院;四川省祥源恒防水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20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