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61316.5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5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希龙;黄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沈逸弢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用以调整舱体和电池组件的温度,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流体驱动装置、加热器、多通阀、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
运行热管理系统,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流体在所述加热器、所述多通阀、所述第一换热器及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至少一个内流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舱体交换热量,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电池组件交换热量;
获取舱体的目标温度和电池组件的目标温度;对所述舱体的目标温度与所述电池组件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根据两者中的较大者对所述加热器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根据两者中的较小者对所述多通阀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流体流入至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比例;
所述对所述舱体的目标温度与所述电池组件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根据两者中的较大者对加热器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根据两者中的较小者对多通阀的开度比例进行控制的步骤中,包括如下步骤:
若所述舱体的目标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池组件的目标温度,则基于所述舱体的目标温度以及所述舱体的当前温度,对所述加热器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以及根据舱体的当前温度和舱体的目标温度的差值,基于所述电池组件的目标温度以及所述电池组件的当前温度或者基于多通阀的当前开度比例、所述电池组件的目标温度以及所述电池组件的当前温度,对所述多通阀的开度比例进行控制;
若所述舱体的目标温度小于所述电池组件的目标温度,则基于所述电池组件的目标温度以及所述电池组件的当前温度,对所述加热器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以及基于所述舱体的目标温度以及所述舱体的当前温度,对所述多通阀的开度比例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两者中的较小者对所述多通阀进行控制步骤中:
所述多通阀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及第三阀口,所述加热器与所述第一阀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三阀口连通;
所述多通阀控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之间流动的流体量,所述多通阀控制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三阀口之间流动的流体量,从而控制流入至所述第一换热器内流体和流入至所述第二换热器内流体的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两者中的较大者对所述加热器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根据两者中的较小者对所述多通阀的开度比例进行控制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舱体的当前温度、电池组件的当前温度以及多通阀的当前开度比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舱体的当前温度和舱体的目标温度的差值,基于所述电池组件的目标温度以及所述电池组件的当前温度或者基于多通阀的当前开度比例、所述电池组件的目标温度以及所述电池组件的当前温度,对所述多通阀的开度比例进行控制的步骤中,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舱体的当前温度和所述舱体的目标温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判断所述多通阀的当前开度比例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最小开度比例且判断所述电池组件的当前温度是否小于所述电池组件的目标温度,若均满足,则将所述多通阀的开度比例调节至所述最小开度比例或保持所述多通阀的开度比例为所述最小开度比例,反之,则基于所述电池组件的目标温度以及所述电池组件的当前温度,对所述多通阀的开度比例进行控制;
当所述舱体的当前温度和所述舱体的目标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判断所述多通阀的当前开度比例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小开度比例且判断所述电池组件的当前温度是否小于所述电池组件的目标温度,若均满足,保持所述多通阀的开度比例不变,反之,则基于所述电池组件的目标温度以及所述电池组件的当前温度,对所述多通阀的开度比例进行控制;
当所述舱体的当前温度和所述舱体的目标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二阈值,基于所述电池组件的目标温度以及所述电池组件的当前温度,对所述多通阀的开度比例进行控制;
所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以及所述最小开度比例为系统标定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613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小板储存方法和用于所述方法的组合物
- 下一篇:人工肌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