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采集河湖底泥样本的双体式无人船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9162.6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0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魏长赟;魏义;张昊;张泽宇;刘书磊;郭李雯;张玉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G01N1/12 | 分类号: | G01N1/12;B63B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丁涛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采集 湖底 样本 体式 无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采集河湖底泥样本的双体式无人船,以双体式无人船为载体,可以在河流湖泊中进行多点位的底泥采样。本装置主要包括两个无人船船体,船体之间通过桥架进行连接,船体尾部安装两个规格相同的推进器;采集底泥机构,主要通过钻刀、多节伸缩电动缸和步进电机的配合进行采集底泥;收集底泥装置包括蜗轮蜗杆装置、收集瓶等,可以一次性采集多个底泥样本。本发明实现了基于双体式无人船的多点位底泥采样,双体式无人船工作平稳,解决了人工底泥采样的耗时、高危等行为,提高了采样检测效率,有较广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采集河湖底泥样本的双体式无人船,属于环境监测河流水下底泥采集的无人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生态建设的不断重视,特别是水环境领域的检测和治理。其中水下底泥采样是水环境检测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研究水体污染积累的重要标本,因此有必要对水下底泥进行采样,研究水下底泥的各项指标和参数。水下底泥采样检测也因此应用在更多的河流和湖海中。
通常情况下,经常由人工采用手工工具进行水下底泥采样,且需要到达多个采样地点。其中人工底泥采样工作难度大,耗时耗力,取样效率不高。
无人船是一种新型的水上监测平台,以河川、水库、湖泊、海岸及港湾等水域为对象,集成定位导航、通讯与控制设备,以遥控或者自主的工作方式完成特定水环境监测。无人船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水上载体,且双体式无人船工作平稳。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双体式无人船的采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采集河湖底泥样本的双体式无人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技术问题。
一种自动采集河湖底泥样本的双体式无人船,包括:双体式无人船船体、可移动连接架、滑台线性模组、多节伸缩电动缸、采泥装置、底泥收集装置和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可移动连接架设置在双体式无人船船体上;所述采泥装置和底泥收集装置与双体式无人船船体固定连接,所述电动缸与采泥装置和底泥收集装置相连接;所述滑台线性模组设置在可移动连接架上;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设置在在可移动连接架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双体式无人船船体,包括两个单独的船体、船体连接架、底板、连接架固定板、容纳盒、推进器固定支座和推进器;所述底板和船体上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连接架与底板固定连接,两个独立的船体之间通过船体连接架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容纳盒通过螺栓固定在船体连接架上;每个所述船体的船体上设有连接架固定板,所述连接架固定板上设有等距离的阵列式螺栓孔;所述船体的尾部焊接有推进器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上设有四个螺栓孔,所述推进器通过螺栓来固定在固定支座上。
优选地,所述滑台线性模组包括第一电机、横向滑台、滑块、纵向滑台和第二电机;所述横向滑台上设有螺纹孔,横向滑台通过螺栓固定在滑台组连接板上;所 述第一电机通过螺栓与横向滑台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滑台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螺栓与纵向滑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多节伸缩电动缸包括第三电机和连接板;所述多节伸缩电动缸与第三电机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螺纹孔,连接板与多节伸缩电动缸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采泥装置包括上端盖、钻刀筒、第四电机和钻刀;所述上端盖设有螺纹孔,上端盖通过螺栓与连接板和多节伸缩电动缸固定连接;所述钻刀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优选地,所述底泥收集装置包括回转支撑轮盘、蜗杆、采集瓶、L型轴承支座、电机固定板、第五电机和联轴器所述电机固定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五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固定板上;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回转支撑轮盘与蜗杆通过齿牙配合连接;所述回转支撑轮盘上设有环形槽,所述采集瓶固定在环形槽中;所述轴承支座上开设有螺纹孔,轴承支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船体连接架上。
优选地,所述的回转支撑轮盘包括固定部分、回转部分和滚珠;所述固定部分设有螺纹孔,固定部分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架上;所述回转部分与固定部分之间设有滚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91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