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高碳阻尼减振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8345.6 | 申请日: | 202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华;朱进;王自东;胡娇;李一鸣;王艳林;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08;B21C37/02;C21D8/02;C22C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功能 一体化 阻尼 减振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高碳阻尼减振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C≥1.2%,Si:1.5%-1.7%,Mn:0.20%-0.22%,Ni:2.15%-2.25%,Al:0.25%-0.27%,余量:Fe;
所述结构功能一体化高碳阻尼减振钢的制备方法,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 冶炼铸造工艺:真空熔炼和重力铸造方法;
2) 轧制工艺:对冶炼钢锭,经高温均匀化后进行轧制;
具体步骤如下:
工序1:将铸锭切割成板坯,加热到1150℃保温进行均匀化处理,初轧温度为1080℃,先进行多道次粗轧,所述的粗轧的轧制道次为3-5次,每道次压下量为4-20mm;粗轧截止温度为800℃;
工序2:进行多道次精轧,所述精轧轧制道次为3-5次,每道次压下量为1-5mm,精轧初始温度为780℃,精轧截止温度为740℃,最终总下压量大于等于70%,即得到所需钢板;
工序3:轧制完成后,立即将轧板放入预先准备好的740℃的退火炉中,进行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轧板;
3) 热处理工艺:将轧板在750℃-850℃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炉冷处理,使轧板石墨化,即得到所述高碳阻尼减振钢。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功能一体化高碳阻尼减振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 冶炼铸造工艺:真空熔炼和重力铸造方法;
2) 轧制工艺:对冶炼钢锭,经高温均匀化后进行轧制;
具体步骤如下:
工序1:将铸锭切割成板坯,加热到1150℃保温进行均匀化处理,初轧温度为1080℃,先进行多道次粗轧,所述的粗轧的轧制道次为3-5次,每道次压下量为4-20mm;粗轧截止温度为800℃;
工序2:进行多道次精轧,所述精轧轧制道次为3-5次,每道次压下量为1-5mm,精轧初始温度为780℃,精轧截止温度为740℃,最终总下压量大于等于70%,即得到所需钢板;
工序3:轧制完成后,立即将轧板放入预先准备好的740℃的退火炉中,进行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轧板;
3) 热处理工艺:将轧板在750℃-850℃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炉冷处理,使轧板石墨化,即得到所述高碳阻尼减振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83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财务凭证压实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船舶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