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转向拉杆的推力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6983.4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2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麦浩祥;崔胜;蔡小康;李永建;廖劲威;李科礼;王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6 | 分类号: | G01M1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常柯阳 |
地址: | 5107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 拉杆 推力 检测 系统 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拉杆的推力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第一应变片传感器、第二应变片传感器、第三应变片传感器、第四应变片传感器和数据处理装置;第一应变片传感器横向设置于转向拉杆的第一侧面,第二应变片传感器纵向设置于第一侧面,第三应变片传感器横向设置于转向拉杆的第二侧面,第四应变片传感器纵向设置于第二侧面;数据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应变片传感器、第二应变片传感器、第三应变片传感器和第四应变片传感器总的应变输出值和转向拉杆的材料泊松比确定推力。该系统在不改变车辆的原本状态下进行推力检测,测量得到的数据更加真实;测量不需要过多人工操作,可以显著提高效率。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技术领域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转向拉杆的推力检测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车型开发的初期阶段,当轮胎的规格变更,例如轮辋直径变化、轮胎宽度变化、轮距变化、轮胎花纹或者胎压的变更,都会影响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可能出现地面对轮胎的阻力增大的情况,此时可能会使得汽车的转向困难,因此需要确认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否满足相关设计要求。
相关技术中,一般是通过检测转向拉杆的推力来判断转向系统是否满足需求的。需要在汽车左、右侧的转向拉杆与转向机之间安装两个连杆测力计,这种检测方法存在以下弊端:需要购买2套昂贵的连杆测力计,成本高;将连杠测力计安装至转向拉杆与转向机之间,需要匹配相应的治具,安装复杂,安装后需要重新对前轮前束,耗费工时;增加连杆测力计后影响转向机构的重量和刚性,可能影响检测时的数据精度。综上,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拉杆的推力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改善测量得到的数据精度,且检测效果更高。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拉杆的推力检测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拉杆的推力检测系统,包括:第一应变片传感器、第二应变片传感器、第三应变片传感器、第四应变片传感器和数据处理装置;
所述第一应变片传感器横向设置于所述转向拉杆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应变片传感器纵向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三应变片传感器横向设置于所述转向拉杆的第二侧面,所述第四应变片传感器纵向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为远离所述第一侧面的面;
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应变片传感器、所述第二应变片传感器、所述第三应变片传感器和所述第四应变片传感器,所述数据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变片传感器、所述第二应变片传感器、所述第三应变片传感器和所述第四应变片传感器总的应变输出值和所述转向拉杆的材料泊松比确定推力。
另外,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汽车转向拉杆的推力检测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应变片传感器、所述第二应变片传感器、所述第三应变片传感器和所述第四应变片传感器的型号相同。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应变片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和所述第一应变片传感器相对的位置。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应变片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应变片传感器的间隔距离大于预设距离。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转向拉杆的推力检测方法,用于通过前述的推力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应变片传感器、第二应变片传感器、第三应变片传感器和第四应变片传感器的总的应变输出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69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