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10米弧连铸机无夹持段浇注矩形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6494.9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3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段少平;周详;杨魁;高海旺;邓锐;焦涛;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8 | 分类号: | B22D11/18;B22D11/111;B22D11/124;B22D11/22;B22D11/043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燕肇琪 |
地址: | 7242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10 米弧连铸机无 夹持 浇注 矩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10米弧连铸机无夹持段浇注矩形坯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根据所生产钢种的一次冷却中坯壳收缩曲线,设置结晶器铜管倒锥度,提高一冷强度;步骤2、使用R10米弧专用校弧样板,调整足辊与校弧样板之间的间隙;步骤3、优化二冷模式,提高二冷前700mm的冷却强度,增加坯壳厚度,完成矩形坯的生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夹持段安装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R10米弧连铸机无夹持段浇注矩形坯的方法。
背景技术
165mm×280mm矩形坯由于宽面尺寸大,在结晶器铜管内经过一次冷却后,经拉坯进入二次冷却区经过喷水冷却,此时高温连铸坯的外层凝固坯壳厚度很薄(约15-18mm),铸坯内部仍存在高温液态钢水。在现有连铸工艺技术水平下,受钢水静压力的作用,如果不设置夹持装置,未对成型连铸坯辅助于夹持作用力,初生坯壳宽面容易向外层发生不均匀膨胀变形,即形成鼓肚变形,甚至产生漏钢事故;广泛应用于矩形坯生产的工艺技术,均在二冷段安装有夹持装置,依据连铸坯厚度调整夹持辊辊缝间距,从而控制连铸坯的鼓肚(变形)量。
夹持段结构复杂,由夹持段框架、内外弧辊子装配、左右侧辊子装配、上下定位装置以及冷却配水管组成,设备成本偏高、安装复杂、发生漏钢事故时中断时间长等工艺不足点。
夹持装置主要冶金功能:在二冷区对存在液芯的连铸坯进行二次喷水冷却,在这一时间段高温连铸坯的凝固坯壳厚度仍很薄(约20mm-25mm),铸坯内部仍有高温钢水,受钢水静压力的作用,在没有夹持装置的支撑作用力下,初生坯壳受液芯压力容易向外层发生不均匀膨胀,形成鼓肚变形,甚至产生漏钢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10米弧连铸机无夹持段高效浇注矩形坯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10米弧连铸机必须安装夹持段、夹持段安装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R10米弧连铸机无夹持段浇注矩形坯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高温钢水浇注入连铸机结晶器铜管中(即一次冷却),初生坯壳与结晶器铜管倒锥度保持一致,控制一次冷却中初生坯壳与铜管之间间隙;
步骤2、采用高拉速结晶器保护渣,使用自动加渣机将保护渣按照少、匀、勤的方式加入结晶器钢水液面,熔化的液渣均匀流入铜管与初生坯壳之间,提高传热和润滑效果;
步骤3、连铸坯经一次冷却之后进入二冷区,充分利用结晶器足辊加持连铸坯表面控制表面变形;
步骤4、连铸坯运行至零段与Ⅰ段之间时控制冷却盲区;
步骤5、当连铸坯进入二冷Ⅰ段时,提高二冷段前五排内、外弧喷嘴的冷却强度(前五排内、外弧喷嘴水量为5.1L/min、后九排内、外弧喷嘴水量为4.1L/min);
步骤6、通过二冷段的连铸坯依次通过拉矫机、火焰切割机后进入移坯车,完成生产矩形坯。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使用抛物线大倒锥度铜管,直面取2.5mm-2.8mm、弧面2.0mm-2.1mm;
步骤1中高拉速为1.6m/min-2.0m/min;
步骤2中结晶器保护渣的指标为,熔化温度为1170-1180℃,所述结晶器保护渣黏度为0.70-0.73Pa.S,选用包晶钢时保护渣碱度为0.88-0.92,选用普通钢种时保护渣碱度为0.70-0.80。
步骤3中使用前调节足辊与校弧样板之间的间隙0.0mm-0.5mm。
步骤4中二冷零段与Ⅰ段喷嘴之间间隙控制60mm-80mm。
步骤5中二冷Ⅰ段共14排喷嘴,将前五排内、外弧喷嘴改为大水量喷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64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厂房通风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驱动同步整流线路及其工作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