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防盗检测系统、方法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4515.3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7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帅帅;吕晓江;韩亚萍;祝贺;马秋;王鹏翔;周大永;顾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30 | 分类号: | B60R2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林凡燕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防盗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防盗检测系统、方法及汽车,包括信号发生模块,用于按照一预设的频率产生延时信号和未延时信号;超宽带雷达模块,用于发送未延时信号,接收未延时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根据延时信号对回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特征信号;判断模块,用于获取特征信号中的频谱值,并在频谱值达到预先设置的活体频谱阈值时,判定汽车内存在生命体。本发明使用超宽带雷达,发射出的信号频率高、带宽宽,降低了环境温度对于检测精度的影响;根据特征信号的频谱值进行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区分,检测结果更精确;且应用于车身内部,杜绝了车旁行人、动物路过而误触发告警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防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防盗检测系统、方法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防盗技术的逐步发展,各种车身防盗策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车主将车身防盗能力作为评判汽车竞争力的标准之一。
在现有技术中,车身防盗一般通过使用超声波雷达来探测车身周围的移动物体的方式来实现,然而,超声波雷达发出的信号不仅传播速度慢,对温度也十分敏感,这影响到了超声波雷达信号的探测精度,同时路过车辆的路人和动物也容易误触发车辆告警;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雷达无法区别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只要车身边出现移动的物体,就会发出告警,功能不完善,制度也不合理。
综上,现有技术中的汽车防盗技术存在不稳定、精度低、无法区别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防盗检测系统、方法及汽车,以改善汽车防盗技术存在不稳定、精度低、无法区别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防盗检测系统,包括信号发生模块,超宽带雷达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判断模块;
所述信号发生模块,用于按照一预设的频率产生延时信号和未延时信号;
所述超宽带雷达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未延时信号,接收所述未延时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
所述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延时信号对所述回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特征信号;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特征信号中的频谱值,并在所述频谱值达到预先设置的活体频谱阈值时,判定汽车内存在生命体。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生模块包括信号发生单元,信号延时单元,窄脉冲发生单元:
所述信号发生单元,用于产生未延时信号;
所述信号延时单元,用于根据一预设的时长将所述未延时信号进行延时,得到所述延时信号;
所述窄脉冲发生单元,用于调整所述延时信号和所述未延时信号的占空比。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超宽带雷达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超宽带雷达。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超宽带雷达设置在汽车车厢内,并朝向汽车座椅。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超宽带雷达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回波信号后,停止发送所述未延时信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特征提取模块包括:
去斜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回波信号和所述延时信号进行去斜处理,得到差频信号;
反傅里叶单元,用于对所述差频信号进行距离向反傅里叶变换;
特征提取单元,用于对反傅里叶变化后的差频信号进行解缠处理,得到所述特征信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防盗检测系统还包括:
告警模块,用于在判定汽车内存在生命体时,发出告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45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