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候风电塔筒内壁长效防腐环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3580.4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2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康瑞瑞;彭毛来;李至秦;魏金伯;李陈郭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双瑞船舶涂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5/08;C09D7/62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李强;杨泽奇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耐候风电塔筒 内壁 长效 防腐 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化工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耐候风电塔筒内壁长效防腐环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其中,甲组分包括了:改性环氧树脂A、活性稀释剂、环氧树脂B、分散剂、流平剂、紫外光吸收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金红石型钛白、改性纳米铁钛粉、物理防锈填料、体质填料、触变剂、溶剂;乙组分包括了:改性聚酰胺固化剂、硅烷偶联剂、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K54、溶剂。本发明从成膜物、助剂、粉料体系的多重协同作用,经各组分用量优化,有效提高了传统环氧涂料的耐候性能,满足了风电塔筒配套体系防腐需求与耐候需求,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耐候风电塔筒内壁长效 防腐环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典型的清洁能源,风电可以节省大量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 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国内风电装机容量在整个发电装机容量中位列第 三。风机设备大多处于C3~CX腐蚀环境,其防护要兼顾防腐和耐候要求,国 家标准GB/T 31817-2015《风力发电设施防护涂装技术规范》对处于C3、C4 腐蚀环境风电塔筒的防护涂装体系给出了明确要求,见表1所示。
表1 GB/T 31817-2015C3、C4腐蚀环境风电塔筒涂层体系配套要求
由表1可见C3腐蚀环境内外壁以及C4腐蚀环境内壁全部要用环氧厚 浆涂料。国内业主根据船级社的规定以及以往沿用习惯,大多要求风电塔筒 涂料为纯白色或浅灰色系.风机设备实际的组装过程中风电塔筒在涂装涂料 后往往会在户外放置半年左右才运往现场进行组装,这就要求内壁的环氧涂 料除了要有较高的防腐性能,还需具备较好的耐候性能,否则在长达半年的 放置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变色和粉化(阳光斜射)。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风电塔筒涂料的防腐和耐候性问题,本发明实 一种高耐候风电塔筒内壁长效防腐环氧涂料。
其中,一实施例中,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其中,甲组分包括了:
改性环氧树脂A、活性稀释剂、环氧树脂B、分散剂、流平剂、紫外光吸 收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金红石型钛白、改性纳米铁钛粉、物理防锈填料、 体质填料、触变剂、溶剂;
乙组分包括了:
改性聚酰胺固化剂、硅烷偶联剂、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K54、溶剂;
其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环氧树脂A为:将环氧树脂A、偶联剂、纳 米二氧化硅、CCl4于容器中搅拌并进行升温反应,该升温的温度优选为100℃, 或100℃左右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降温至70~80℃,将容器中的CCl4去除得到;更具体的优选方案中,包括了78~81份环氧树脂A,2~4份KH-560, 3~6份纳米二氧化硅,11~13份CCl4,保温时间为2.5~3h。
所述改性纳米铁钛粉为:将纳米铁钛粉、偶联剂、1,6-己二醇二缩水甘 油醚、CCl4置于容器中搅拌并进行升温反应,该升温的温度优选为100℃,或 100℃左右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然后降温至70~80℃,将容器中的CCl4去除得到,更具体的优选方案中,包括了4~6份纳米铁钛粉,2~4份KH-560, 7~9份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20~25份CCl4,保温时间为2.5~3h。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一优选实施例中,按照重量份计算,甲组分包括 改性环氧树脂A 9~25份,环氧树脂B 8~15份,活性稀释剂3~8份,分散剂 0.1~1份,流平剂0.1~1份,紫外光吸收剂0.05~0.5份,受阻胺光稳定剂 0.05~0.5份,金红石型钛白10~30份,改性纳米铁钛粉10~20份,物理防锈 填料5~15份,体质填料10~20份,触变剂0.5~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双瑞船舶涂料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双瑞船舶涂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5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