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内管线立体模型生成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3210.0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1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路亚;李腾;张科伦;杨睿;杨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G01V1/00;G01V9/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纵义天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2 | 代理人: | 舒梦来 |
地址: | 401331 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管线 立体 模型 生成 方法 系统 | ||
1.室内管线立体模型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探测模块:通过红外线、超声波和毫米波进行综合探测埋入管线的探测数据,所述探测数据包括埋入管线的种类、位置和埋入深度;所述探测数据还包括标识物与墙壁的位置关系;
摄像设备,用来拍摄室内地面的真实场景形成拍摄图像;
建模模块:用来建立并存储管线的立体模型;所述管线的立体模型包括地面部分和管线埋入部分;所述建模模块在接收探测数据和拍摄图像后,以标识物为原点,进行虚拟场景融合,即将该室内的管线立体模型与拍摄图像进行叠加融合形成AR影像发送给AR模块;
AR模块:在识别到标识物之后,以标识物为原点,将AR影像进行显示;
标识物:用于触发所述AR模块展示AR影像的图像,所述标识物与墙体的位置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管线立体模型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包含两个磁感应元件,其磁感应面相互垂直,能够保证在360°方向感应探测定位装置产生的磁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管线立体模型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模块还包括对照单元、介质发射单元和处理单元,对照单元用于固定在墙体两侧以供工作介质穿过,所述介质发射单元用于分别在墙体两侧的对应位置发射非平行的工作介质,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对照单元所形成的图像大小的比值和两次管线图像大小的比值获取管线布局信息,所述管线布局信息包括埋入深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管线立体模型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数据包括当前气压数据、水压数据、气流压力、电流强度数据、渗透度数据以及泄露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管线立体模型生成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设备与所述AR模块连接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管线立体模型生成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R模块上设有陀螺仪模块,所述摄像设备的摄像头安装于AR模块显示单元的背面,使得摄像所得图像与人观察视角所得图像相同;所述陀螺仪模块用于提供摄像头的方向和仰角信息,与所述摄像头处在同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管线立体模型生成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R模块还包含:交互识别模组,用于根据所述手势信息,计算手势发生移动时的距离和角度,得到不同手势对应的不同命令;所述手势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单击”、“双击”、“扩大”、“缩小”、“拖拽”、“确定”和“取消”。
8.室内管线立体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探测模块对室内埋入墙壁或底板内的管线进行探测识别,获取埋入管线的种类、位置和埋入深度等信息;
步骤二:在室内选择一个合适地点建立标识物,然后再用探测模块测量标识物与墙壁的位置关系;
步骤三:用摄像设备拍摄室内地面的真实场形成拍摄图像;
步骤四:将探测数据和拍摄图像传入建模模块中进行存储处理,然后建模模块以标识物为原点,进行虚拟场景融合,
步骤五:将该室内的管线立体模型与拍摄图像进行叠加融合形成AR影像发送给AR模块;
步骤六:AR模块在识别到标识物后,即刻以标识物为原点,将AR影像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2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