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绕组起晕电压的定子线棒的主绝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8000.2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鑫;范寿孝;满宇光;高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8 | 分类号: | H02K3/38;H02K3/40;H02K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绕组 电压 定子 绝缘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绕组起晕电压的定子线棒主绝缘结构。这种定子线棒的主绝缘厚度端部较槽部要薄,在嵌线后组成定子绕组时,可以增加绕组斜边间距,提升定子绕组的起晕电压水平。这种定子线棒的主绝缘结构原理清晰、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方便、实用有效。在保证定子线棒运行性能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定子线棒的主绝缘材料用量,降低定子线棒的重量,还有效降低定子绕组端部产生电晕的风险,避免因绕组电晕放电对机组试验和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提升定子绕组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这种提高绕组起晕电压水平的定子线棒的主绝缘结构,为发电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提供了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空冷发电机领域,尤其涉及定子线棒的主绝缘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大型空冷发电机组额定电压和额定容量的提升,发电机定子绕组电晕问题凸显,成为目前发电机产品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长期的电晕放电,会破坏定子线棒防晕层,腐蚀定子线棒主绝缘,严重时会形成贯穿性的空洞,导致线棒主绝缘失效,甚至造成定子接地事故,严重威胁发电机绕组运行安全。
发电机定子在试验和运行时,线棒间距不变,线棒引线间的电位差保持恒定,根据电场强度与电位差的关系,增加定子绕组斜边间距会减小斜边电场强度,提高绕组端部的起晕电压,降低绕组端部发生电晕的概率,增加发电机绕组运行的稳定性。
传统发电机定子线棒的主绝缘设计,线棒端部主绝缘厚度和槽部的主绝缘厚度是一致的。根据线棒表面电位的分布原理,从第一段高阻防晕搭接到引线,主绝缘内部电场逐渐减小。定子线棒端部主绝缘内部的电场强度较小。因此,击穿试验时的击穿位置大多位于线棒槽部。传统线棒端部主绝缘厚度裕度大,不能节省主绝缘材料的用量,不能增大定子绕组的斜边间隙,一定程度的影响绕组起晕电压水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方便的定子线棒主绝缘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在定子线棒低阻防晕区和第一段高阻防晕区,线棒端部主绝缘厚度与槽部主绝缘厚度相等;
从定子线棒第二段高阻防晕搭接处到线棒端部末端,线棒端部主绝缘厚度小于槽部主绝缘厚度;
定子线棒主绝缘厚度减薄的起始位置位于第二段高阻防晕搭接处(3),从第二段高阻防晕搭接处到高阻防晕末端,在主绝缘厚度的过渡区,主绝缘厚度线性减薄;
从高阻防晕末端到线棒端部末端,主绝缘厚度保持不变;
设从线棒出槽口到引线方向为正方向,第二段高阻防晕搭接处位置为0,定子线棒低阻防晕区(1)的主绝缘厚度为d1,高阻防晕末端的主绝缘厚度为d2,第二段高阻防晕搭接处到高阻防晕末端的长度为L1,高阻防晕末端到线棒端部末端的长度为L2,考虑机械强度时定子线棒最小主绝缘厚度d0=1mm,则线棒端部x位置的主绝缘厚度应不小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提高定子绕组的起晕电压水平,提高定子绕组运行的稳定性。通过在定子线棒端部防晕区和防晕末端到引线部位减薄主绝缘厚度,增加了绕组斜边间隙,进而提高了绕组起晕电压和电气稳定性。
(2)减少了定子线棒主绝缘材料用量,降低了线棒重量和制造成本。高压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采用较为昂贵的云母带材料,该材料的用量对定子线棒的制造成本影响很大。线棒端部主绝缘减薄后,相应的材料用量会减少,线棒的成本也会降低。同时,线棒的重量有所减小,可以一定程度的降低由于端部过重造成线棒搬运、安装过程中机械受损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定子线棒端部主绝缘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定子绕组端部主绝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8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