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回路电阻的蓄电池内阻精密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7281.X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树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伊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9 | 分类号: | G01R31/389;G01R31/36;G01R1/20;G01R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7 | 代理人: | 李兵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路 电阻 蓄电池 内阻 精密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回路电阻的蓄电池内阻精密测试装置,它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的转运装置、氧化层去除装置和测量装置,氧化层去除装置和测量装置分别设置于转运装置的左右侧,氧化层去除装置包括固设于工作台台面上的右支架,右支架的顶部固设有两个电缸I,两个电缸I的活塞杆上均设置有打磨单元,打磨单元包括防尘筒、伺服电机和磨盘,防尘筒的开口朝下且固设于电缸I活塞杆的作用端上,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防尘筒的顶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伸入于防尘筒内,且延伸端上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磨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提高内阻检测精度、提高检测效率、实现连续测试蓄电池、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内电阻测试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回路电阻的蓄电池内阻精密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在很多行业如电信、电力系统、银行等得到了广泛应用,蓄电池的可靠性和使用性能对电源系统至关重要,而蓄电池的内阻是反映蓄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蓄电池内阻的精确测量及标定已成为业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电力行业定值管理的重要参数。在蓄电池生产车间,当蓄电池批量生产出来后,质量检测人员需要通过内阻测量仪检测蓄电池的内阻,若检测出的内阻达不到要求,则质检人员将不合格的蓄电池剔除掉,若检测出的内阻达到设计的要求则将该合格的蓄电池输送到包装段,通过包装机包装后输送到客户手中。检测时,质检人员将内阻测量仪的一端夹持在蓄电池的一端头上,再将另一端夹持在蓄电池的另一端头上,打开内阻测量仪,即可读取出被检测蓄电池的内阻。然而,这种检测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内阻的检测,但是在实际的检测中,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人工进行质检,工作量太大,每次都需要将内阻测量仪上的两个夹头分别夹在两个端头上,且检测完后,还需要取下夹头,这无疑是增加了质检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降低了检测效率。2、蓄电池的表面上形成有氧化层,氧化层增加了端头的厚度,即增加了电阻值,从而影响内阻的检测精度。3、在检测时,流经内阻测量仪上的电流相当大,很容易烧毁内阻测量仪,从而降低了内阻测量仪的使用寿命。因此亟需一种提高内阻检测精度、提高检测效率、实现连续测试蓄电池的测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提高内阻检测精度、提高检测效率、实现连续测试蓄电池、自动化程度高的带回路电阻的蓄电池内阻精密测试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回路电阻的蓄电池内阻精密测试装置,它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的转运装置、氧化层去除装置和测量装置,氧化层去除装置和测量装置分别设置于转运装置的左右侧,氧化层去除装置包括固设于工作台台面上的右支架,右支架的顶部固设有两个电缸I,两个电缸I的活塞杆上均设置有打磨单元,打磨单元包括防尘筒、伺服电机和磨盘,防尘筒的开口朝下且固设于电缸I活塞杆的作用端上,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防尘筒的顶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伸入于防尘筒内,且延伸端上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磨盘;
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固设于工作台上的左支架,左支架内固设有两个套筒,套筒的上下端之间滑动安装有可升降的导电杆,导电杆的一端延伸于套筒的外部,且延伸端上连接有导线,导线的另一端与内阻测量仪的一接头连接,导电杆另一端延伸于套筒的下方,套筒内设置有固设于导电杆上的环形板,套筒内设置有套设于导电杆上的弹簧,弹簧的顶端部固设于套筒的顶表面上,弹簧的底端固设于环形板的顶表面上,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环形板抵压在套筒的底部。
所述电缸I、防尘筒和导电杆均垂向设置。
所述内阻测量仪固设于左支架的顶表面上。
所述转运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减速器和转盘,所述减速器和步进电机分别固设于工作台的上下表面上,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工作台且与减速器的输入轴经联轴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设置于其顶部,所述转盘安装于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转盘的左右侧均设置有用于盛装蓄电池的槽盘,槽盘的内腔与蓄电池的外轮廓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伊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伊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72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