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板坯粗轧宽度测量的优化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5724.1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3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民;朱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16 | 分类号: | B21B37/16;B21B38/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董艳慧;郑明辉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板坯粗轧 宽度 测量 优化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板坯粗轧宽度测量的优化控制方法,该优化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轧机R1和第二轧机R2的粗轧机组,第一轧机R1的入口为E1,第二轧机R2的入口为E2,第一轧机R1的出口处布置第一测宽仪(11),第二轧机R2的出口处布置第二测宽仪(12);
其特征是:所述的基于板坯粗轧宽度测量的优化控制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原布置在第一轧机R1出口处的第一测宽仪(11)移动至第二轧机R2的入口E2前方;
步骤2:第一测宽仪(11)和第二测宽仪(12)测量第二轧机R2轧制前后的板坯宽度测量数据,并根据板坯宽度测量数据计算板坯宽度平均值;
步骤3:利用板坯宽度平均值重新设定粗轧宽度的控制模型;
步骤4:优化第二轧机R2逆道次的水平轧制自然宽展模型;
步骤5:优化第二轧机R2的逆道次短行程控制;
步骤6:完成板坯的粗轧,优化粗轧的水平轧制自然宽展的模型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板坯粗轧宽度测量的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中,第一测宽仪(11)与第二轧机R2的入口之间的距离为20-30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板坯粗轧宽度测量的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第二轧机R2的入口E2前方布置热金属检测器(2),热金属检测器(2)位于第二轧机R2的入口E2与第一测宽仪(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板坯粗轧宽度测量的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包括:
步骤2.1:对板坯宽度测量数据进行频数分布处理,并根据频数分布特征确定板坯宽度特征;
步骤2.2:对频数分布处理后的板坯宽度测量数据进行限幅滤波和限速滤波处理,并根据宽度数据特征去除不可靠数据;
步骤2.3:根据辊道速度曲线判断板坯调头位置,将板坯宽度测量数据整理成同一位置的对称测宽数据;
步骤2.4:比较同一位置的对称测宽数据,即比较同一位置处的两个板坯宽度测量数据,若两个板坯宽度测量数据的偏差大于偏差阈值,去除该对称测宽数据,得到板坯宽度有效数据;
步骤2.5:根据板坯宽度有效数据计算板坯宽度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板坯粗轧宽度测量的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3中,粗轧宽度的控制模型公式如下:
第i道次的板坯入口宽度Win(i)的控制模型为:
Win(i)=Wout(i-1)+dWNature(i-1) 公式(1)
其中,Wout(i-1)为第i-1道次的板坯出口宽度,Wout(i-1)采用第i-1道次计算得到的板坯宽度平均值;dWNature(i-1)为第i-1道次的水平轧制自然宽展;
第i道次的板坯出口宽度Wout(i)的控制模型为:
Wout(i)=Win(i)+dWNature(i)+dWDog(i) 公式(2)
其中,dWNature(i)为第i道次的水平轧制自然宽展;dWDog(i)为第i道次的狗骨宽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57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