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机器人的双工位全自动双面研磨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4673.0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9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明;赵亮;曾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格楠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0 | 分类号: | B24B37/00;B24B37/34;B24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机器人 双工 全自动 双面 研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机器人的双工位全自动双面研磨机,包括箱体、移运装置、下研磨结构、夹持机器人、上研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设置在支架上,在箱体上设置有立柱,并在立柱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的移运装置包括横梁、电机一、旋转辊、传输带,所述的横梁一端设置在箱体外壁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架上,并在横梁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的电机一设置在横梁上,所述的旋转辊两端设置在连接轴。本发明通过夹持机器人能够将研磨后的工件移运至传输带上,将另一个传输带上需要研磨的工件移运至行星齿轮上的承载孔内进去研磨,实现了研磨工件的自动上料、下料,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安全性,提高了工件的上料、下料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光机,具体是一种融合机器人的双工位全自动双面研磨机。
背景技术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为了提高研磨机的工作效率,多采用双面研磨机对工件进行研磨,然而双面研磨机的上盘与固定在龙门架上的气缸相连,通过气缸的上下运动来调整上盘的工作位置和待机位置,存在着取料、放料不便、工作效率较低、维护不便的不足。如申请号为201811452355 .9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双面研磨机,其解决了研磨液使用效果低的问题,但其存在着工件不能自动上下料、工件研磨效率低、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工件研磨抛光装置存在的工件在研磨抛光过程中存在的工件不能自动上下料、工件研磨效率低、适用范围小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工件在研磨过程中稳定性好、工件能够自动上下料、工件研磨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融合机器人的双工位全自动双面研磨机。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融合机器人的双工位全自动双面研磨机,包括箱体、移运装置、下研磨结构、夹持机器人、上研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设置在支架上,在箱体上设置有立柱,并在立柱顶部设置有顶板;将箱体与支架、立柱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增强箱体与支架、立柱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双面研磨机的结构强度,所述的移运装置包括横梁、电机一、旋转辊、传输带,所述的横梁一端设置在箱体外壁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架上,并在横梁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的电机一设置在横梁上,所述的旋转辊两端设置在连接轴,将连接轴穿入轴承内,并将一个连接轴与电机一连接,所述的传输带设置在旋转辊与旋转辊之间,将2个传输带反向旋转,使传输带将需要研磨的工件移动到箱体一侧及将研磨后的工件移出,夹持机器人能够将研磨后的工件移运至传输带上,将另一个传输带上需要研磨的工件移运至行星齿轮上的承载孔内进去研磨,实现了研磨工件的自动上料、下料,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安全性,提高了工件的上料、下料效率;所述的下研磨结构包括电机二、承载板、电机三、下研磨盘,所述的电机二设置在箱体底部,在电机二上设置有驱动轴一,并将驱动轴一竖向伸入箱体内,所述的承载板设置在驱动轴一顶端,在承载板上设置有定位筒,所述的电机三设置在承载板底部,在电机三上设置有驱动轴二,将驱动轴二从承载板上方竖向穿出,所述的下研磨盘安装在定位筒内底部;所述的夹持机器人设置在顶板背面上;所述的上研磨结构包括液压缸、连接板、固定板、电机四、上研磨盘,所述的液压缸设置在顶板上,在液压缸上设置有活塞杆,并将活塞杆从顶板下方竖向伸出,所述的连接板与活塞杆连接,并在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固定板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的电机四设置在固定板上,在电机四上设置有传动轴,并将传动轴从固定板下方竖向穿出,所述的上研磨盘通过安装环安装在传动轴上。
优选的,所述的箱体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的顶板上设置有输液泵,并在输液泵上设置有输液管,输液泵将研磨液经过输液管喷洒到研磨过程中的工件表面,降低了工件在研磨过程中的难度,提高了工件的研磨效率及研磨质量,使用后的研磨液携带研磨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从下研磨盘上的排液槽流入到箱体内底部,并经过排液管排出,便于对使用后的研磨液进行处理,减少研磨液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格楠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格楠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46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