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衣机盛水桶模架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44522.5 | 申请日: | 2021-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5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郭国生;莫北水;程芳;曾令安;邹海明;黎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品晟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大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42 | 代理人: | 毛翔威 |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机 水桶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模架加工和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公开了一洗衣机盛水桶模架及其加工工艺,包括面板、流道板、定模扳、方铁板、动模板和底板,本发明中的加工工艺通过锯料、粗铣六面、打吊令、开粗框、精铣六面、打水路、数控铣四个侧面、攻牙孔、第一次拼装组装、第二次拼装组装、第三次拼装组装、终检、出货的逐个校正加工作用,使洗衣机盛水桶模架的加工制作摆脱了对价格昂贵的进口高精度CNC加工中心机床的依赖,并且第一次拼装组装、第二次拼装组装和第三次拼装组装完成后,用数控加工中心对动模板和方铁板之间一起开导柱孔,来实现动模板和方铁板之间的同心度精准,使得具有同心度精度高以及产品的合格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模架加工和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公开了一种洗衣机盛水桶模架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工洗衣机盛水桶模架采用的加工工艺都是用先加工动模板的导柱孔,然后再加工方铁板的导柱孔,最后再把动模板和方铁板一起组装在一起,但是这样加工而成的导柱孔,会出现动模板和方铁板之间的导柱孔产生偏移,而导致同心度不精度,进而使得产品的合格率降低,并且传统的洗衣机盛水桶模架在长时间使用后,就会慢慢的从偏移变成了错位,而出现错位情况后,那么该动模板和方铁板就需要重新来制作,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同时传统的加工洗衣机盛水桶模架都会存在强度低的问题,传统的洗衣机盛水桶模架的方铁板都是采用直接一块板进行固定,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低和模架强度高的洗衣机盛水桶模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动模板和方铁板之间的导柱孔产生不偏移,并且同心度精度高的洗衣机盛水桶模架加工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洗衣机盛水桶模架, 包括面板、流道板、定模扳、方铁板、动模板和底板,所述底板位于动模板下方,所述动模板位于方铁板下方,所述方铁板位于定模扳下方,所述定模板位于流道板下方,所述流道板位于面板下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洗衣机盛水桶模架加工工艺,所述加工工艺流程依次为锯料、粗铣六面、打吊令、开粗框、精铣六面、打水路、数控铣四个侧面、攻牙孔、第一次拼装组装、第二次拼装组装、第三次拼装组装、终检、出货,其中,所述锯料按设计图纸以及评审图纸合格后,根据图纸尺寸并预留之后各道工序的加工余量比成品厚度多5-10mm,用锯床从原料大钢板上面截取用于制作盛水桶模架的矩形的材料钢板,并且该盛水桶模架的矩形的材料钢板为面板、流道板、定模扳、方铁板、动模板和底板;
所述粗铣六面为按设计图纸以及评审图纸合格后,根据图纸尺寸并预留之后工序的加工余量比成品厚度多2-3 mm,即用铣床将所述盛水桶模架的矩形的材料钢板六个表面的氧化层铣削掉,获得光面板;
所述打吊令为按设计图纸以及评审图纸合格后,根据图纸位置和要求在所述光面板上用钻床和丝攻钻取攻制用于安装连接吊环的吊环螺孔,该孔深为60-110 mm,获得吊令板;
所述开粗框为按设计图纸以及评审图纸合格后,根据图纸尺寸并预留之后工序的加工余量为单边2-3 mm,用数控加工中心在所述吊令板上粗铣加工出流道板、定模板、动模板和方铁板成型前的粗框板,开粗框的目的是为了加工流道板、定模板、动模板和方铁板均不变形;
所述精铣六面为设计图纸以及评审图纸合格后,根据图纸位置和要求, 用平面铣床加工面板、流道板、定模扳、方铁板、动模板和底板的各个板件进行精铣六面,其目的精铣六面是为了保证各个板件直角度及尺寸公差;
所述打水路为设计图纸以及评审图纸合格后,根据图纸位置和要求,用数控加工中心对面板、流道板、定模扳、方铁板、动模板和底板进行各个水路加工;
所述数控铣四个侧面为设计图纸以及评审图纸合格后,根据图纸位置和要求,用数控加工中心加工流道板、定模板、动模板和方铁板的前后侧面和左右侧面,其目的是使流道板、定模板、动模板和方铁板的形位和粗糙度达到技术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品晟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品晟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4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