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免中板轧制堆钢的轧线辊道速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1905.7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6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苗雨川;王全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3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董艳慧;郑明辉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免 中板 轧制 轧线辊道 速度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中板轧制堆钢的轧线辊道速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辊道运行状态监控模块获取辊道信息并建立信息档案;2、每道次轧制后,辊道运行状态监控模块获取轧制数据,计算各辊道的道次磨损量并更新磨损轮廓曲线;3、辊道运行状态监控模块判断是否进入电机控制激活状态,是则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5;4、辊道运行状态监控模块计算辊身半径修正量并写入轧机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转步骤6;5、辊身半径修正量为0;6、轧机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给定辊道电机转速并控制各辊道电机转动。本发明能通过对辊道转动速度的自动化控制有效匹配钢板运动速度,减少堆钢和钢板划伤的情况发生,减少废钢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和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厚板生产线自动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避免中板轧制堆钢的轧线辊道速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中厚板轧制生产线通常布置有一或两座可逆式轧机,其中轧制成品的轧机被称为精轧机。轧机前后为输送钢板的多根辊道。通常每根辊道单独传动,辊道由圆柱形的辊身、辊道架、轴承、联轴器、传动电机等组成,传动电机的转速由轧线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L1控制。
在中厚板轧线轧制薄规格中板时,在钢板轧制到较薄厚度(通常小于10mm)后,若钢板运行速度大于支撑它的辊道的线速度,辊道在钢板的下表面产生逆向的摩擦力,阻碍钢板前进,若此时钢板板形略有波动,则容易造成钢板横断面折弯,形成波浪状的堆钢,该堆钢的钢板只能吊运下线作为废钢处理。
为了避免堆钢,通过人工操作在轧线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L1中增加辊道与轧机的附加速度比例,以确保钢板运行速度小于等于辊道的线速度,即电机转速控制值=轧制速度×(1.0+前滑系数)×附加速度比例/辊道辊身半径。前滑系数可通过前滑自适应等方法精确计算得到,而附加速度比例系数由操作人员根据经验输入轧线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L1中。若附加速度比例系数输入值偏大,使钢板运行速度小于辊道线速度,在钢板下表面产生前向的摩擦力,当辊道表面材质劣化脱落后,不光滑的辊道表面会造成钢板下表面的划伤,导致产品成为残次品。该附加速度比例系数对操作人员的经验依赖性很大,由于辊道数量较多,且各根辊道的磨损情况和更换时间均不相同,每根辊道上不同位置处的磨损量也不同,操作人员无法实时、精确、完整的掌握辊道的实际运行状态即磨损情况,在实际操作中,辊道线速度的控制效果不佳,仍无法避免堆钢和钢板表面划伤的情况发生,且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
中国发明专利ZL201310393287.4公开了一种避免带钢尾部在卷取机前起套的方法,采取了加大冷却上集管水量、精轧机降速、加大各段热送辊道速度差等三项措施,通过无差别的辊道组间速度差控制,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堆钢风险,但是增大了钢板下表面划伤的风险。
中国发明专利ZL201210083526.1公开了一种辊道与轧机之间的速度自适应控制方法,将辊道速度与轧机轧制速度协同联动改为独立的基于辊道电机输出力矩的辊道速度自适应控制,保证了电机输出力矩不超出电机极限能力。该方法采用力矩限幅值做为控制目标,仅用于电机极限能力的控制,无法匹配辊道线速度与轧制速度,无法降低轧制堆钢的发生率。
中国发明专利ZL201510329562.5公开了一种中厚板轧机与锥形辊道的速度协同控制方法,根据板宽与锥形辊身形状尺寸之间的几何关系,给出更合理的辊道电机转速,减少钢板与锥形段接触部分的速度差,进而减少辊道磨损。该方法适用于锥形的辊道,不适用于圆柱形的辊道,且该方法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减少辊道磨损,而并为给出辊道磨损量对于辊道线速度控制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中板轧制堆钢的轧线辊道速度控制方法,能通过对辊道转动速度的自动化控制有效匹配钢板运动速度,减少堆钢和钢板划伤的情况发生,减少废钢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和经济损失。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1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藜麦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畜牧场环控拓展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