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体管道输送的动力油嘴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1392.X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5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投能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0 | 分类号: | F17D1/00;F17D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流体 管道 输送 动力 油嘴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基于流体管道输送的动力油嘴控制装置,包括管道(1)、油嘴组件(2)、排砂通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油嘴组件(2)构成两组连通通路分别为第一通道(101)和第二通道(102),并分别设置于所述的排砂通道(3)的左右两侧位置;
所述油嘴组件(2)包括油嘴杆(21)、油嘴(22)、外罩壳本体(23),所述油嘴杆(21)所在的中心轴线垂直面上开设有两端部贯穿的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为多组设置并沿油嘴杆(21)的中心轴线方向阵列分布,并在所述第一通孔(211)内安装有不同口径的油嘴(22);
所述外罩壳本体(23)所在的中部贯穿有相互垂直的第二通孔(231)和第三通孔(232),所述油嘴杆(21)贯穿第二通孔(231)并沿所述第二通孔(231)的轴线方向运动,并使所述油嘴杆(21)上第一通孔(211)的油嘴(22)与第三通孔(232)的中心轴线重合,同时所述第三通孔(232)与所述管道(1)相互连通,使油气从管道(1)的一端部进入后通过第三通孔(232)所在的油嘴(22),并从另一端部流出实现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体管道输送的动力油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杆(21)的第一通孔(211)贯穿在油嘴杆(21)所在的两端部口径呈阶梯状依次分布,使所述油嘴(21)所在的外径与所述第一通孔(211)的内径相互套接并适配,同时使通过所述管道(1)的流体流通方向从油嘴(21)所在的第一通孔(211)的大口径方向流向小口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体管道输送的动力油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杆(21)与外罩壳本体(23)所在的第二通孔(231)连接端部通过液压缸(24)进行罩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流体管道输送的动力油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组件(2)的油嘴杆(21)伸出外罩壳本体(23)的第二通孔(231)向外,同时通过电动驱动器(4)实现油嘴杆(21)沿着外罩壳本体(23)的第二通孔(231)的中心轴向方向做往复运动,以实现更换不同口径的油嘴(21)与第三通孔(23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流体管道输送的动力油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11)所在的油嘴(21)与所述外罩壳本体(23)所在的第三通孔(232)结合处设置有密封件(2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流体管道输送的动力油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201)贴合在所述外罩壳本体(23)的第二通孔(231)内壁,同时所述密封件(201)所在的外罩壳本体(23)的第三通孔(232)位置设置有环形骨架(20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流体管道输送的动力油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骨架(2011)所在的两端面与所述密封件(201)所在的内外壁平齐,并使所述环形骨架(2011)所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三通孔(232)的中心轴线同心设置,流体从所述油嘴(22)的端部流出经过环形骨架(2011)所在的孔洞流通至第三通孔(232)所连接的管道(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体管道输送的动力油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杆(21)所在的端部设置有锁死防转扣(202),实现所述油嘴组件(2)的油嘴(21)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所述外罩壳本体(23)的第三通孔(232)的中心轴向方向保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投能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未经普投能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139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升降照明设备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材料切割磨边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