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菌酶混合发酵刺梨果渣的制备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639233.6 申请日: 2021-06-08
公开(公告)号: CN113273700A 公开(公告)日: 2021-08-20
发明(设计)人: 黄茵;林捷;郑华;吴灿轩;詹夏萍;温婷婷;邱数芳;郑佳绚;魏瑞珠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23L33/22 分类号: A23L33/22;A23L19/00;A23L29/00;A23K10/37;A23K10/12;A23K10/14;C12N1/20;C12R1/46;C12R1/25
代理公司: 广州中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2 代理人: 杨毅宇
地址: 510642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混合 发酵 刺梨 制备 工艺
【说明书】:

发明涉及果渣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菌酶混合发酵刺梨果渣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八大步骤。本发明结合了物理、酶、发酵三种方式处理刺梨果渣,处理后果渣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得到明显提高,可溶性糖超过110.00g/kg,总酸超过15.00g/kg,同时影响口感的粗纤维明显减少,果渣的硬度得到显著改善,更高效、全面提高刺梨果渣的感官和营养价值,实现刺梨果渣的完全利用,处理后的刺梨果渣可作为食品级的功能性原料以及营养添加剂,可广泛应用于动物饲料及食品行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渣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菌酶混合发酵刺梨果渣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刺梨属蔷薇科蔷薇属植物,为落叶小灌木,又称茨梨、文先果。贵州省是刺梨种植的主要地域。而刺梨果渣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C、黄酮等功能性成分。其中,膳食纤维含量十分丰富,达到60.40%,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树胶、聚葡萄糖、低聚糖)有5.21%,不溶性膳食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半纤维素)有56.08%,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占总膳食纤维的92.85%。膳食纤维的组分中,纤维素的含量最高,占总膳食纤维的34.34%;其次为半纤维素,占总膳食纤维的18.38%;木质素的含量最低,占总膳食纤维的8.38%。因此,如何将果渣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更高效转化为人体可利用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以及提高果渣中的有机酸含量成为了果渣综合利用中的关键问题。

目前,保守估计每年榨汁后产生的刺梨果实残渣超过5万吨。虽然部分企业对刺梨果渣加以利用,但刺梨果渣使用最多的方法还是直接丢弃,造成刺梨果渣这一宝贵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刺梨果渣,成为刺梨加工行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了对果渣进行二次利用,提高其商业价值,已经有些相关研究利用物理方式、化学方式以及发酵方式处理果渣。

论文《苹果渣的生物利用及发酵工艺的研究》表明,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的得率逐渐增加,常压蒸煮30min可溶性糖得率最高。蒸煮是利用蒸汽破碎纤维素的组织结构,释放部分可溶性糖,使纤维素之间的组织结构变的比较疏松,酶更充分的与底物接触。但仅通过加热方式,效果并不显著。

论文《不同物理方法处理刺梨果渣理化性质分析》利用物理方法处理刺梨渣,对果渣纤维进行改性。采用双螺杆挤压、超微粉碎和挤压-超微粉碎联用处理方式处理,对刺梨果渣基本营养成分、微观形态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对比分析。3种改性方式中双螺杆挤压处理对果渣SDF含量提高效果最佳,其含量为24.39%,是原果渣的3.11倍。

公布号为CN105379961A的一种利用刺梨果渣制备饲料添加剂的方法,该发明公开了以刺梨果渣为原料,经加温、用耐高温α~淀粉酶进行酶解,再用均质机适当均质,制得刺梨果渣水解物,干燥成粉状物。该发明直接利用刺梨果渣,通过均质方式改善其物理性质,硬度明显下降,但仅提高果渣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果渣营养价值没有显著提高。

公布号为CN107183732B的一种微生物发酵提高刺梨果渣综合品质的方法,该发明直接采用刺梨果渣作为原料,接入短乳杆菌CICC.6239和嗜酸乳杆菌GIM.1.208菌种液体种子培养基。发酵后其三萜、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大幅提升,多酚活性组分含量提高。但仅通过发酵方式,其组织状态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效果不显著。

公布号为CN110419696A的一种刺梨发酵营养液及其应用,该发明接入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复配发酵培养,发酵后的产物滤液中Vc和SOD含量高且稳定性好,不易褐变。但此方法仅通过发酵方式,并且只要利用刺梨果渣发酵后的滤液,并没有对刺梨果渣进行彻底利用。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菌酶混合发酵刺梨果渣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酶混合发酵刺梨果渣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菌酶混合发酵刺梨果渣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9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