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高活性纳豆激酶的纳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39100.9 | 申请日: | 202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8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民;李岩;贾丙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燕京中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1/50 | 分类号: | A23L11/50;A23L33/00;C12N1/20;C12N9/56;C12R1/125 |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墨伟 |
| 地址: | 1013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激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纳豆发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含高活性纳豆激酶的纳豆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含有乳糖、蔗糖、L‑谷氨酸和L‑丝氨酸的纳豆菌稀释液接种至蒸煮后的黄豆表面,然后将接种纳豆菌稀释液的黄豆先于36‑38℃、湿度85‑95%的条件下发酵8‑12h,然后于44‑46℃、湿度70‑80%条件下发酵5‑10h的工艺,显著提高了纳豆中纳豆激酶的活性,纳豆激酶活性可达3.2×105U/g,且制备的纳豆的菌丝丰富,纳豆表面覆盖一层均匀的菌膜,菌丝粘滞性好,且韧性好不易断,无任何氨味及苦涩味,咀嚼时有柔软、溜滑的口感,有效提高了纳豆产品的质量,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豆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高活性纳豆激酶的纳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豆是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经枯草芽胞杆菌发酵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发酵豆制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食用历史。纳豆中富含纳豆激酶、大豆异黄酮、皂苷、维生素B2、维生素K2等功能因子,因此,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其中,纳豆激酶是纳豆中最重要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溶解血栓的功效,纳豆激酶的体内外溶栓性质已经通过实验得到明确验证,其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可达4-8小时(一般溶解血栓的药物的作用时间仅有4-20分钟),具有持续溶解血栓的优点;同时,纳豆激酶具有分子量小、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以及食用安全的优点,因此,近年来成为新一代溶栓药物的研究热点。
目前,传统的纳豆固体发酵法生产的纳豆激酶的活性较低,一般只有5-15万U/g,远低于液体发酵法生产的纳豆激酶的活力。但是,液体发酵法的发酵设备复杂,且发酵后还需要繁琐的提纯工序,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较高。因此,研发一种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且纳豆激酶活力高的固态发酵制备纳豆激酶的方法,对于扩大纳豆激酶的应用、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固态发酵法制备的纳豆激酶的酶活性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高活性纳豆激酶的纳豆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含有乳糖、蔗糖、L-谷氨酸和L-丝氨酸的纳豆菌稀释液接种至黄豆表面,通过在特定温度下进行二段式发酵,显著提高了纳豆中纳豆激酶的活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高活性纳豆激酶的纳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原料黄豆清洗后加水浸泡,蒸煮,接种纳豆菌稀释液,二段式发酵,后熟,得含高活性纳豆激酶的纳豆;
其中,所述纳豆菌稀释液包含以下组分:乳糖4-6wt%,蔗糖2-4wt%,L-谷氨酸4-6wt%和L-丝氨酸1-2wt%;
所述二段式发酵具体为:将接种纳豆稀释液的黄豆先于36-38℃、湿度85-95%的条件下发酵8-12h,然后于44-46℃、湿度70-80%条件下继续发酵5-10h。
本发明中所述纳豆菌为纳豆芽孢杆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含高活性纳豆激酶的纳豆的制备方法,通过向纳豆菌稀释液中加入特定含量的乳糖、蔗糖、L-谷氨酸和L-丝氨酸,不但可促进纳豆菌的生长及其蛋白酶的合成,满足其生长代谢需求,更重要的是还能促进纳豆菌产生和分泌纳豆激酶,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纳豆激酶的活性;进一步采用二阶段变温发酵,充分激活纳豆菌的生长代谢活性,进一步提高纳豆激酶的产生和分泌量,并且在发酵过程中,通过温度的控制和纳豆稀释液中加入的L-谷氨酸,可充分保持纳豆激酶的高活性,避免发酵过程纳豆激酶活性降低,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了纳豆产品中纳豆激酶的活性;除此之外,通过二阶段式发酵温度和湿度的精确控制,还有利于改善纳豆的口感和色泽,使纳豆菌丝的韧性和粘滞性达到最佳,提高纳豆产品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原料黄豆的中粒径为4-6mm,吸收率为120-140%,死豆率≤0.5%,蛋白质含量35-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燕京中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燕京中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91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