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式全自动设障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8574.1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息树辛;陈玲;王旭;安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E01F13/12;E01F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张倩倩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全自动 设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隔离设施技术领域的折叠式全自动设障车,属于道路隔离设施技术领域。折叠式全自动设障车包括车辆底盘、阻截网系统和卸装系统;阻截网系统包括控制单元、驱动单元、主机架和阻截网机构;阻截网机构包括若干依次铰接的阻截网片模块;驱动单元包括安装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的运行能够带动阻截网机构移动至位于主机架一端的侧方,控制单元控制第二驱动机构的运行能够改变阻截网机构的阻截面积。本发明能够在最大范围内任意调节设障宽度,实现一键自动展收,作业时间短,布障区域大,阻截网机构倾角可调,从而使其更加稳定,且折叠后空间小,便于运输,节省兵力,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式全自动设障车,属于道路隔离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设障车属于军用、警用特种车辆,主要用于对特定场所的设障,可实现设置路障、驱散暴力人群、目标保护、区域防范、现场控制、处置规模性群体骚乱事件等场合。设障车已经在公安、武警、特种部队以及交通管理等部门获得实际应用。设障车按照阻隔装置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刺绳设障车、刀片刺网设障车、防爆围栏设障车、板网设障车等。本发明涉及板网设障车。现有的板网设障车主要存在的不足有:一是纯人力手工作业,没有实现自动化、机械化,占用兵力较多,设障时间较长,即达到作战状态的时间较长;二是设障封控距离较近,难以满足作战需要;三是封控网每片十分笨重,操作不便,需要多个人操作;四是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与目前装备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不相符合。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式全自动设障车,解决现有技术中阻截网无法自动布障、布障区域小且不能任意调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折叠式全自动设障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底盘、阻截网系统和卸装系统;
卸装系统包括底架、拉臂和拉臂驱动机构,底架安装于车辆底盘上,拉臂一端转动连接底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阻截网系统;拉臂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拉臂转动,从而带动拉臂所连的阻截网系统脱离车辆底盘或移动至车辆底盘上;
阻截网系统包括控制单元、驱动单元、主机架和分别活动安装于主机架两侧的阻截网机构;所述阻截网机构包括若干依次铰接的阻截网片模块;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安装于主机架与阻截网机构之间的第一驱动机构和安装于相邻阻截网片模块之间的第二驱动机构;控制单元安装于主机架上,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的运行能够带动阻截网机构移动至位于主机架一端的侧方,控制单元控制第二驱动机构的运行能够带动阻截网机构中相邻阻截网片模块之间的夹角变化,以改变阻截网机构的阻截面积。
阻截网系统可脱离运输车辆独立作业,实现自动化收展,节省兵力,降低劳动强度。
所述阻截网机构包括若干依次铰接的阻截网片模块,折叠后空间小,便于运输。阻截网既可全展也可W形或部分折叠部分展开,以适应不同的阻截宽度需要。
进一步的,所述阻截网系统还包括活动机架,阻截网机构通过活动机架与主机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活动机架与阻截网片模块之间;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安装于主机架与活动机架之间的第三驱动机构,控制单元控制第三驱动机构的运行能够改变活动机架的倾角,从而带动阻截网机构倾斜。
进一步的,阻截网系统中,所述主机架上设有通勤门,通勤门位于两侧阻截网机构之间,能够实现单兵突击抓捕,提高处理紧急状况的灵活性。
进一步的,卸装系统中,所述拉臂为L型,L型拉臂的横臂采用油缸,其连接竖臂一端的对端转动连接底架;竖臂的自由端上设有用于卡接主支架的卡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85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