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36196.3 | 申请日: | 202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广博;江卓远;米毅;张大伟;田大成;莫兴智;贾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民用飞机试飞中心 |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B17/15;H04B17/29;H04W4/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载 北斗 报文 收发 系统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包括: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其作为待测系统设置于飞机上,用于接收和发送北斗短报文信息;DGPS模块,其设置于所述飞机上,用于输出所述飞机的位置信息;地面站,其与所述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通过卫星链路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北斗短报文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并进行分析得到测试结果。该方法用于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的飞行验证,改善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全面考虑飞机姿态、飞行速度等影响,且对系统的验证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完全适用于设备的适航审定试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北斗短报文收发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北斗短报文服务是北斗导航系统所独有的服务,系统利用北斗导航卫星,向中国及周边区域用户提供短报文通信服务,北斗三号开放后可向全球用户提供通信服务。
对于机载导航设备,完成安装后需通过试飞验证其功能及性能满足要求。由于北斗短报文收发机尚未在民机上广泛运用,国内外也缺少相关试飞经验,2017年-2018年,北斗导航设备在某型国产民机上进行搭载试验,试验内容主要包括地面验证、直线滑行、大圆飞行及恒定高度飞行等,该测试方法主要是对接收机的功能进行验证和演示,但试验点并未全面考虑飞机姿态、飞行速度等影响,对系统的验证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完全适用于设备的适航审定试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该测试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全面考虑飞机姿势、飞行速度等影响,且对系统的验证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完全适用于设备的适航审定试飞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的测试系统,包括:
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其作为待测系统设置于飞机上,用于接收和发送北斗短报文信息;
DGPS模块,其设置于所述飞机上,用于输出所述飞机的位置信息;
地面站,其与所述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通过卫星链路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北斗短报文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并进行分析得到测试结果,向所述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发送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电性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信息判断所述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的工作状态。
一种用于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S101,通过DGPS模块输出飞机的位置信息;
S102,通过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发送北斗短报文信息;
S103,通过地面站接收所述北斗短报文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
S104,通过所述地面站根据所述北斗短报文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得到若干个试验点的测试结果,向所述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发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S105,通过监控系统判断所述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S105具体包括S1051,通过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所述机载北斗短报文收发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民用飞机试飞中心,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民用飞机试飞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6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便携式人体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加强土层刚度的隔振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