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干法电极孔隙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3357.3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高剑;汤争耀;张婧宇;周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1 | 分类号: | H01M4/1391;H01M4/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赵以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电极 孔隙率 方法 | ||
1.一种提高干法电极孔隙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干粉混合时加入造孔剂;
极片热压过程中去除造孔剂或者成形后,高温煅烧去除造孔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干法电极孔隙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造孔剂的热分解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粘结剂的熔化或者熔融温度,则采用热压过程中去除造孔剂的方式;若造孔剂的热分解温度大于粘结剂的熔化或者熔融温度,则采用高温煅烧后去除造孔剂的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干法电极孔隙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过程的温度或者高温煅烧的温度应大于粘结剂的熔化或者熔融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造孔剂的热分解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干法电极孔隙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及分解产物不与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集流体物质反应,且热压过程或者高温煅烧时能完全分解为气体脱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干法电极孔隙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为碳酸铵、石蜡微球、精萘、草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聚乙烯醇、尿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干法电极孔隙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造孔剂含量占粘结剂干粉总质量的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干法电极孔隙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造孔剂粒径Dmax不大于100u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干法电极孔隙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50不大于50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33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坡可靠度分析与风险评估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化成分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