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尼力可调的减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3094.6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概;陈瑞钦;陈通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2;F16F9/34;F16F9/36;F16F9/38;F16F9/46;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王阿宝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力 可调 减振器 | ||
本发明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尼力可调的减振器,包括连杆、工作缸、外筒,工作缸与外筒之间形成贮油腔,工作缸内设置工作腔,连杆一端置于工作腔内其上依次设有导向组件、调节阀组件及活塞阀组件,另一端与保护罩端部固定安装,连杆内设有调节杆,调节杆一端与设置在保护罩端部的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调节阀组件连接,调节阀组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调节工作腔内油液流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根据路况自动调节阻尼力的大小,适应各种复杂路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尼力可调的减振器。
背景技术
现如今的汽车设计和制造中,汽车的悬架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悬架系统对汽车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安全性、转向操作性和通过性起决定作用,而减振器是汽车悬架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传统减振器阀系由螺纹或铆钉连接,装入减振器且封口后,减振器阀系结构唯一确定不能改变,导致阻尼力也不能改变,无法适应多变的道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阻尼力可调的减振器,可以根据路况自动调节阻尼力的大小,适应各种复杂路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尼力可调的减振器,包括连杆、工作缸、套设在工作缸上的外筒以及套设在外筒上的保护罩,所述工作缸与外筒之间形成贮油腔,所述工作缸内设置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位于工作腔底部的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一端置于工作腔内其上依次设有导向组件、调节阀组件及活塞阀组件,另一端与保护罩端部固定安装,连杆内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一端与设置在保护罩端部的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调节阀组件连接,所述调节阀组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调节工作腔内油液流速。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发明:调节杆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调节阀与调节杆联动,驱动机构实现多级控制,调节阀具有调节工作腔内油液流速的作用,驱动机构上设有检测车速、转向角度的传感器,驱动机构根据路况的变化来控制调节阀,从而实现控制减振器阻尼力的目的,反应灵敏、性能稳定可靠,可以适应路面各种复杂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调节阀组件包括套设在连杆外周的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内设有与外部导通的阀道,所述连杆末端设有第一进油腔,所述第一进油腔一侧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油口,所述连杆上设有若干与第一进油腔连通的第一进油通道,所述第一进油通道与调节阀导通,所述进油口、第一进油腔、第一进油通道及调节阀之间形成过油油路,所述第一进油腔内设有调节过油油路启闭的转阀。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发明:工作腔内的油液通过连杆末端的进油口进入第一进油腔,第一进油腔内的油通过第一进油通道进入调节阀,再从调节阀重新进入工作腔,形成一条新的油路即过油油路,工作腔内油路的增加提高了减振器的阻尼力,通过在第一油腔内设置转阀来调节过油油路的启闭从而实现减振器阻尼力的可调节的目的。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保护罩首端的安装罩以及设置在安装罩内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调节杆通过传动套组件连接。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发明:采用步进电机来控制调节杆的转动,结构简单,反应灵敏,反应速度可达毫秒,能够更好的适应路面上复杂的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调节阀两侧设有阀片。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发明:设置在调节阀两侧的阀片挡住了阀道,防止工作腔内的油液进入阀道内,防止复原油路与压缩油路错乱,油液只有从阀道内冲向阀片使得阀片打开油液进而从调节阀流入工作腔内,且随着车振动频率的改变,阀片的变形程度随之改变,起到控制流量的作用从而调节阻尼力的大小。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转阀通过调节杆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进油腔内,所述转阀内设有第二进油腔,所述转阀外壁对应第一进油通道处设有与第二进油腔导通的第二进油通道,所述第二进油通道与转阀外壁相接处设有调节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30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