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覆铜板及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2567.0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壮志伟;李俊芝;余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兴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20 | 分类号: | B32B15/20;B32B15/08;B32B27/28;C08F299/08;H05K3/02;H05K1/03;C22F1/08;C21D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帅 |
地址: | 213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铜板 及其 加工 工艺 | ||
1.一种耐高温覆铜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基铜,所述基铜设置于基底的表面,所述基底原料包括以下组分:乙烯基对苯二甲酸、4-丁氧基苯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覆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原料包括以下组分: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硼酸、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覆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组分:19~24份乙烯基对苯二甲酸、16~20份4-丁氧基苯酚、20~30份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覆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组分:13~16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1.5~6.2份硼酸、20~25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5.一种耐高温覆铜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基铜:
取铜箔进行冷轧,退火;以氢气为气体介质,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制得基铜;
(2)制备基底:
取乙烯基对苯二甲酸加入二氯甲烷,混合均匀,加入4-丁氧基苯酚、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充分反应,得到酯化单体;
取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无水乙醇、硼酸,充分混合,搅拌,加入硝酸,继续搅拌,取产物干燥;与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共混,加入催化剂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制得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
取酯化单体加入甲苯、铂催化剂,在氮气氛围中,加入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充分反应,制得单体;
取单体干燥,在氮气氛围中,加入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四氢呋喃溶液,升温反应,加入甲醇,取沉淀物真空干燥;研磨制粉,覆盖于基铜表面,加热熔融,热压,冷却,制得覆铜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覆铜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取铜箔进行冷轧,变形量为75~85%,置于200~300℃温度下进行退火,重复上述冷轧、退火步骤3~5次;以氢气为气体介质,等离子体处理10~30min,制得基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覆铜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取乙烯基对苯二甲酸加入二氯甲烷,混合均匀,加入4-丁氧基苯酚、二环己基碳二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充分反应,得到酯化单体;
取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无水乙醇、硼酸,充分混合,以550~650rpm的转速连续搅拌10~15h,缓慢加入硝酸水溶液,以750~850rpm的转速继续搅拌10~15h,取产物60~70℃干燥5~6h;与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共混,加入催化剂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制得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
取酯化单体加入甲苯、铂催化剂,在氮气氛围中,加入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充分反应,制得单体;
取单体置于50~60℃温度下干燥22~26h,在氮气氛围中,加入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四氢呋喃溶液,升温至65~75℃反应7~9h,加入甲醇,取沉淀物置于65~75℃温度下真空干燥32~40h;研磨制粉,覆盖于基铜表面,加热熔融,以620~680N恒压热压成型,热压15~20min后,水冷冷却,制得基底,得到覆铜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兴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兴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25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截止功能的低功耗调节阀
- 下一篇:语音合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