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速公路用主动诱导的避险车道分级控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2282.7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刚;杨紫钰;王光宙;王帅;张鑫;胥纪元;王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529 | 分类号: | E01F9/529;E01F9/553;E01F13/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壹手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7 | 代理人: | 彭啟强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高速公路 主动 诱导 避险 车道 分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速公路用主动诱导的避险车道分级控速方法,包括避险车道主体,避险车道主体包括有引道、第一减速区、第二减速区和第三减速区,第一减速区入口出安装有第一控速组,第一减速区设有装配腔,装配腔顶部一侧铰接有第一活动板,装配腔顶部另一侧铰接有第二活动板,第一活动板底部两侧连接有第一铰接座,第一铰接座底部连接有第一活动座,第一活动座底部连接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二活动座,第二活动座连接有第二铰接座,第二减速区安装有第二控速组,第三减速区安装有第三控速组,第三减速区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连接有若干缓冲弹簧,若干缓冲弹簧的自由端连接有缓冲板,缓冲板连接有若干组制动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避险车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速公路用主动诱导的避险车道分级控速方法。
背景技术
受复杂地形、工程投资等因素的影响,高速公路或山区道路存在长大下坡或连续转弯等不良路段。车辆尤其是大货车在该不良路段行驶时,由于长时间的行车制动,可能容易使刹车系统温度升高导致刹车失灵,进而引发交通事故,这对失控车辆驾驶员及在该路行驶的其他驾驶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避险车道是解决长大下坡或连续转弯路段交通安全问题较为有效的措施。目前避险车道多利用碎石和坡度的原理对失控车辆进行制动,但受制于路侧空间和施工难度的限制,若避险车道长度不足,失控车辆会冲出避险车道;若设置的坡度太陡,可能会引发失控车辆侧翻或下滑至主线路;若避险车道内的碎石发生板结,甚至起不到应有的制动效果,同时也有方法利用拦截网、阻尼和传统的避险车道相结合达到对失控车辆进行制地的目的,但该类方法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太高,且方法的有效性和对不同的类型车辆的实用性有待验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高速公路用主动诱导的避险车道分级控速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高速公路用主动诱导的避险车道分级控速方法,包括避险车道主体,所述避险车道主体的两侧连接有防护护栏,所述避险车道主体包括有引道、第一减速区、第二减速区和第三减速区,所述引道内部两侧安装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顶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贯穿安装箱并延伸至其上侧,所述支撑柱顶部连接有控速压板,所述引道设有收纳控速压板的收纳腔,所述安装箱在压板的底部设有填充物,两侧所述安装箱之间连接有管道,所述第一减速区入口出安装有第一控速组,所述第一减速区设有装配腔,所述装配腔顶部一侧铰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装配腔顶部另一侧铰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配合处设有配合斜面,所述第一活动板底部两侧连接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底部连接有第一活动座,所述第一活动座底部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二活动座,所述第二活动座连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安装在装配腔内,所述装配腔在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的配合处底部连接有限位承重座,所述第二减速区的入口出安装有第二控速组,所述第二减速区的表面铺设有一层粗砂层,所述第三减速区的入口出安装有第三控速组,所述第三减速区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有若干缓冲弹簧,若干所述缓冲弹簧的自由端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连接有若干组制动组,所述制动组由若干装有细沙的撞击桶组成,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自由端贯穿缓冲板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撑杆连接有防撞胶座。
进一步限定,所述引道与第一减速区、第二减速区和第三减速区的上坡角度为15~45度。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更容易对车辆进行制动。
进一步限定,所述装配腔的最低处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连接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呈T字形结构设置,所述三通接头的两侧连接有出口管。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在下雨天,装配腔内的水能够从出口管排出,防止装配腔内部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2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汽车维修保养平台
- 下一篇:焦炉用迁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