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级中继组网能力的物联网通讯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1719.5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7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汪辰;汪泓;汪超杰;黄学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特试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2 | 分类号: | H04W40/2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崔肖肖;向彬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级 中继 组网 能力 联网 通讯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级中继组网能力的物联网通讯方法及设备,通讯方法包括:第二传感器接收到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数据包,根据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路由路径和帧类型确定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承载数据;第二传感器将自身的数据拼接到的承载数据之后,得到第二数据包;第二传感器根据路由信息将第二数据包进行转发。本发明中的传感器可以接收IOT采集指令,且功耗低,因此,既可以作为传感信号采集终端,又可以作为相邻传感节点无线数据传输的中继节点,而不需要专门的中继器,具有组网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可以提高通信质量并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复杂程度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多级中继组网能力的物联网通讯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众多的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相互联系,处理、传递信息的网络。该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网络分布区域内的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传送给所需用户。
如图1所示,图1为目前典型的传感器网络通信体系结构图。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由传感器节点群、基站和管理节点组成。大量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在感兴趣区域内部或者附近,以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采集数据之后以多跳中继方式将数据传回基站,由基站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卫星或移动通信网络传送到管理节点进行处理。用户通过管理节点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发布监测任务以及收集监测数据。
在智能电网领域已经可以寻觅到传感器的身影,而且智能电网还有望成为传感器使用的最大用户。建立智能电网所需大部分成本得花费在终端电力分布系统以及智能电网在电力设施上的终端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软硬件建设,很大一部分将投资在传感器网络上面,直接带动了传感器的市场。同时,为适应智能电网的建设需求,传感器也在向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
现有技术通常将中继器与信息采集节点分开的,中继器只负责中继通信。各个节点采用单向广播方式即接收设备只接收通信,不回复,不确认。中继器本身并不具备信息采集节点(例如,无线传感器)的信息采集功能,这一缺陷导致系统的复杂度增加,此外,节点的单向通信也影响通信质量。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级中继组网能力的物联网通讯方法及设备,其目的在于复用传感器自身传递数据的功能,通过传感器的级联关系组建网络架构,由此解决在配网环境中,大范围组网时如何避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具有多级中继组网能力的物联网通讯方法,通讯方法包括:
第二传感器接收到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数据包,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路由路径和帧类型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中携带的承载数据;
所述第二传感器将自身的数据拼接到的所述承载数据之后,得到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二传感器根据路由信息将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转发。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帧格式包括固定帧头、动态帧头、承载数据和帧尾,其中:
所述固定帧头包括起始符、帧类型、命令字、分组ID、发送ID、接收ID、帧号、时间和中继数量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所述帧类型包括遥测、遥信、遥控或参数整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动态帧头包括用于根据需求设置动态路由路径和/或IOT信息帧头,所述动态路由路径包括完整路由路径和部分路由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特试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特试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1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