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姿势识别的复健效果测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9981.6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6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宇;叶雪军;刘心雨;黄家琪;程诺;王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经济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 |
代理公司: | 武汉江楚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8 | 代理人: | 矫娅琳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姿势 识别 复健 效果 测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姿势识别的复健效果测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摄像头持续获取用户的当前图像,并将图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端口;S2、基于OpenPose识别出图像数据中的人体关键点;S3、找到人体关键点中的左右胯部两点及人体中心点,并以左右胯部两点所在直线作为X轴,以垂直于X轴且经过人体中心点的直线作为Y轴,来建立自定义坐标系,利用自定义坐标系及人体关键点来检测人体部分区域的角度值变化情况;S4、将步骤S3中检测得到的人体部分区域的角度值变化情况与预设的判断标准相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来判断用户的复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姿势识别的复健效果测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正在不断的改变我们的生活。过去的医疗服务模式重人力,医生的工作压力大,诊疗效率低。尤其是对于疫情期间,提倡少出门、少接触,以降低感染风险,因此,希望能将部分医生的工作交由人工智能完成。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医疗服务的多个环节中,医疗健康也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技术重要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对于病人的复健,目前,已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康复训练机器人,作为智能复健系统,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但是,现有的复健系统及复健算法依然存在针对性不够强、交互性差、操作麻烦、结果误差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姿势识别的复健效果测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姿势识别的复健效果测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摄像头持续获取用户的当前图像,并将图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端口;
S2、基于OpenPose识别出图像数据中的人体关键点;
S3、找到人体关键点中的左右胯部两点及人体中心点,并以左右胯部两点所在直线作为X轴,以垂直于X轴且经过人体中心点的直线作为Y轴,来建立自定义坐标系,利用自定义坐标系及人体关键点来检测人体部分区域的角度值变化情况;
S4、将步骤S3中检测得到的人体部分区域的角度值变化情况与预设的判断标准相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来判断用户的复健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在检测人体部分区域的角度值的变化情况时,还包括步骤S30:对检测到的角度值数据进行降噪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0具体包括:
对于初步检测到的人体任意一段区域的角度值,摄像头持续拍摄人体图像,使得检测到的角度值不断变化,建立预设长度的先入先出队列,并将检测得到的人体该段区域的角度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存入队列中,并计算出队列中所有数据的平均角度值;
随后,每一次新检测到的角度值,先与当前的平均角度值相比较,若新检测到的角度值与当前的平均角度值的差值不大于预设阈值,则将新检测到的角度值存入队列的队尾并删除队列中队首的角度值数据,然后重新计算并更新后的队列中所有数据的平均角度值;
若新检测到的角度值与当前的平均角度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直接抛弃该角度值数据,对下一次新检测到的角度值进行处理;
获取人体该段区域的平均角度值的变化情况;
步骤S4中,将步骤S3中检测得到的人体部分区域的平均角度值的变化情况与预设的判断标准相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来判断用户的复健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中,利用动作相关关系模型、余弦角度模型以及DTW动态时间规整算法来判断用户是否做出了错误姿势,以判断用户的复健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经济学院,未经湖北经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9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