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导轨的尺寸检测工装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6156.0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8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沈晨斌;陆金菊;吴建华;吴越;屠叶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浩圣电梯导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导轨 尺寸 检测 工装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导轨的尺寸检测工装,其用于检测T型导轨的高度方向的末端止口凹凸槽的尺寸,确保位于高度方向的T型导轨的末端的止口可以互相准确拼接,确保T型导轨的连接处持久稳定平稳对接,确保电梯运行平稳。T型导轨包括底板、凸起轨道边,凸起轨道边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面设置有内凹槽,凸起轨道边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面设置有定位凸起,T型导轨的定位凸起插装于相邻的T型导轨的内凹槽;第一量具包括第一量具本体,第一量具本体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第一内凹轮廓槽,第一内凹轮廓槽仿形于待测T型导轨的凸起轨道边的轮廓布置,第一内凹轮廓槽的内表面的中心位置内凹有仿形槽,仿形槽仿形于定位凸起布置;第二量具包括第二量具本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导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导轨的尺寸检测工装,本发明还提供了电梯导轨尺寸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厢式电梯运行过程中,对重导轨是重要结构,其直接影响电梯垂直运行的平稳度和乘坐的舒适度,现有的对中导轨为T型导轨,在实际中,由于厢式电梯的楼层跨度较大,故T型导轨一般为高度方向连续对位组装而成,现有的T型导轨在高度方向的结合位置均为平面对接,在电梯长久运行状态下,由于没有限位结构,两段T型导轨的平面贴合端部会产生凹凸不平现象,为此急需解决运行不平稳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导轨的尺寸检测工装,其用于检测T型导轨的高度方向的末端止口凹凸槽的尺寸,确保位于高度方向的T型导轨的末端的止口可以互相准确拼接,确保T型导轨的连接处持久稳定平稳对接,确保电梯运行平稳。
一种电梯导轨的尺寸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待检测的T型导轨、第一量具、第二量具;
所述T型导轨包括底板、凸起轨道边,所述凸起轨道边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面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凸起轨道边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面设置有定位凸起,T型导轨的定位凸起插装于相邻的T型导轨的内凹槽;
所述第一量具包括第一量具本体,所述第一量具本体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第一内凹轮廓槽,所述第一内凹轮廓槽仿形于待测T型导轨的凸起轨道边的轮廓布置,所述第一内凹轮廓槽的内表面的中心位置内凹有仿形槽,所述仿形槽仿形于定位凸起布置;
所述第二量具包括第二量具本体,所述第二量具本体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第二内凹轮廓槽,所述第二内凹轮廓槽仿形于待测T型导轨的凸起轨道边的轮廓布置,所述第二内凹轮廓槽的内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仿形于内凹槽布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量具本体、第二量具本体集成为一体结构,所述一体结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内凹轮廓槽、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内凹轮廓槽,所述第一内凹轮廓槽仿形于待测T型导轨的凸起轨道边的轮廓布置,所述第一内凹轮廓槽的内表面的中心位置内凹有仿形槽,所述仿形槽仿形于定位凸起布置,所述第二内凹轮廓槽仿形于待测T型导轨的凸起轨道边的轮廓布置,所述第二内凹轮廓槽的内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仿形于内凹槽布置;
所述内凹槽仿形于所述定位凸起布置设置;
所述定位凸起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半圆形、等腰三角形、拱形或锯齿形,所述内凹槽的截面形状仿形于定位凸起设置,确保组装状态下的定位凸起插装于内凹槽内贴合、且相邻的T型导轨的对应端面贴合布置。
一种电梯导轨的尺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量具检测凸起轨道边的设置有定位凸起的位置,通过第二量具检测凸起轨道边的设置有内凹槽的位置,设置如下两个条件,a第一量具能够完整贴合定位凸起的厚度方向区域,b第二量具能够完整贴合内凹槽的厚度方向区域;同时满足a和b,则电梯导轨对应尺寸合格,a或b中任意一项不满足,则电梯导轨尺寸不合格。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浩圣电梯导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浩圣电梯导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61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