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硅冶炼炉用石墨电极防渗漏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3620.0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波;强树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罗县滨河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10 | 分类号: | F27D11/10;F27B14/14;H05B7/12 |
代理公司: | 青海中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3104 | 代理人: | 高清峰 |
地址: | 753400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冶炼 石墨电极 渗漏 结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冶炼炉用石墨电极防渗漏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冶炼炉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密封机构、防护罩体和回热箱,密封机构套设在石墨电极本体的端部,石墨电极本体贯穿设置在冶炼炉本体上,石墨电极本体的端部亦罩设有防护罩体,防护罩体的顶部固定有回热箱;密封机构包括隔热层套筒、防水层套筒、压盖套筒、支耳和第一螺栓,隔热层套筒套设在石墨电极本体的端部,防水层套筒套设在隔热层套筒上,压盖套筒套设在隔热层套筒上。本发明通过密封机构、防护罩体和电渗透机构多种防渗漏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防渗漏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石墨电极防渗漏结构措施单一,防渗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炼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碳化硅冶炼炉用石墨电极防渗漏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电极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做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根据其质量指标高低,可分为普通功率石墨电极、高功率石墨电极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石墨电极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在冶炼电炉中作为导电材料,石墨电极材料与其他导电材料相比,其最大优点在于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和较好的韧性,能够接受较大电流的冲击,在高温下不软化也不会熔化等特点,炼钢电弧炉上以它为导电材料,通过弧光放电将热能传递到炉料上将废钢熔化,在冶炼黄磷和工业硅等矿热炉上通过电极将电能传递到炉料内依靠炉料的电阻发热将炉料自身熔化。
炼钢、炼铁或其他冶炼炉用的石墨电极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处于高温氧化气氛下,一般工作温度在1200℃-1500℃,电极侧面的氧化约占总消耗的60%,石墨电极在400℃的空气中就开始被氧化,温度越高氧化速度越快,为避免高温氧化、报废石墨电极,电弧炉电极上安装水冷喷淋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避免水冷喷淋系统经石墨电极渗漏到冶炼炉外,必须安装石墨电极防渗漏结构,但现有的防渗漏结构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的防渗漏结构措施单一,防渗漏效果不理想;
2.现有的防渗漏结构难以对石墨电极的端部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使得炉头电极长期处于高温下,容易损坏电极。
因此,现有的防渗漏结构,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硅冶炼炉用石墨电极防渗漏结构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密封机构、防护罩体和电渗透机构多种防渗漏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防渗漏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石墨电极防渗漏结构措施单一,防渗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碳化硅冶炼炉用石墨电极防渗漏结构,包括密封机构、防护罩体和回热箱,所述密封机构套设在石墨电极本体的端部,所述石墨电极本体贯穿设置在冶炼炉本体上,所述石墨电极本体的端部亦罩设有防护罩体,所述防护罩体的顶部固定有回热箱;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隔热层套筒、防水层套筒、压盖套筒、支耳和第一螺栓,所述隔热层套筒套设在石墨电极本体的端部,所述防水层套筒套设在隔热层套筒上,所述压盖套筒套设在隔热层套筒上,所述压盖套筒的外侧面上一体成型有环状的支耳,所述支耳通过若干个第一螺栓锁紧在冶炼炉本体的外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环固定套设在压盖套筒上,所述第二密封环固定套设在冶炼炉本体的通孔内,所述密封圈嵌入设置在支耳与冶炼炉本体外侧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的横截面形状均设置为楔形,所述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相配合,楔形状的设计使得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的连接更加的紧密,提高渗漏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罗县滨河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平罗县滨河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3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