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锁定-解锁机理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3570.6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5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卫;李村;韩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112/08 | 分类号: | C08F112/08;C08F136/08;C08F136/06;C08F8/42;C08F29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锁定 解锁 机理 聚合物 分子量 分布 调控 方法 | ||
1.一种基于锁定-解锁活性阴离子聚合机理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控方法能够实现对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宽度、峰形、峰数三个方面进行有效调控:采用具有“锁闭-解锁”聚合特征的封端单体逐步封端处于链增长状态的活性中心;由于封端后的活性中心形成了休眠种,采用逐步封端会造成聚合物链长呈现梯度分布,从而使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变宽;并且通过调整封端单体的加料程序,可以实现对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和分布曲线形状的调节;整个过程在氩气氛围保护下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室温条件下,在氩气保护氛围中,将第一单体M1溶于有机溶剂中,再加入引发剂,引发第一单体M1聚合形成活性种,其中引发剂与第一单体M1的摩尔比为1:2000-1:30000;
第二步,在20 min-80 min内,每隔一段时间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封端单体硅氧官能化1,1’-二苯乙烯类衍生物DSiO进行封端,封端单体DSiO的投料总量与加入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2:1,封端单体DSiO的加料方法可以是间歇的,也可以是连续的,需要根据调控目标而选择;按时间顺序逐步封端,当加入封端剂的量与活性种量相当时停止投料,待聚合时间达到设计分子量的理论聚合时间后,取样分析,得到不同链长的硅氧DPE官能化聚合物链;并且由于反应未终止,由于封端后的活性中心形成休眠种,体系中的休眠种经过外部刺激还可继续引发链增长反应;
所述休眠种经过外部刺激指:向反应体系加入添加剂解锁活性中心,并继续向体系投入定量混合物进行链增长反应,合成含有不同链长聚合物的嵌段共聚物,具体如下:
室温下,以不同链长的硅氧DPE官能化聚合物链为大分子引发剂,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添加剂烷氧基碱金属化合物,解锁活性中心;其中,烷氧基碱金属化合物的投料量与引发阶段加入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0-10.0:1;解锁后,继续向反应体系投入定量的DPE或其衍生物与第二单体M2的混合物,进行链增长反应,合成含有不同链长聚合物的嵌段共聚物,此处得到的含有不同链长聚合物的嵌段共聚物具体为:第一嵌段为不同链长的均聚物链PM1,第二嵌段为DPE或其衍生物与M2的交替聚合物 (M2D)n,记为PM1-
所述的封端单体DSiO为硅氧官能化DPE衍生物1-[4-(三异丙氧基硅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Si(O
所述DPE为1, 1’ -二苯乙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锁定-解锁活性阴离子聚合机理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解锁后加入的DPE或其衍生物与第二单体M2的投料摩尔当量比大于1,且DPE或其衍生物与第二单体M2的共聚合动力学常数需要满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锁定-解锁活性阴离子聚合机理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正丁基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35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