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入耳式护听器隔声量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2965.4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8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巩泉泉;谢连科;张用;石鑫;张永;王坤;窦丹丹;张兆波;陈超;臧玉魏;张国英;马新刚;尹建光;崔相宇;李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250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耳 式护听器 隔声量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隔声量测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入耳式护听器隔声量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a.将需要测试的入耳式护听器安装在隔声量测量系统上,将隔声量测量系统佩戴在耳朵上,并通过隔声量测量系统控制入耳式护听器插入至测试人员的耳道内;b.在测试空间内,利用声源发出噪声,通过隔声量测量系统测量耳道内的声压级SPLI,通过位于耳外的外部传声器测量耳道外的声压级SPLII;c.通过频谱分析仪对隔声量测量系统测量耳道内的声压级SPLI和外部传声器测量耳道外的声压级SPLII进行频谱分析,声压级SPLII‑声压级SPLI=隔音量。本发明的测量方法,更便于准确的测量出不同的入耳式护听器的隔声量,便于使用者更好的选择需要使用的入耳式护听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声量测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入耳式护听器隔声量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甚至职业性噪声聋。为减少听力损害事件的发生,在高噪声场合就需要使用护听器。入耳式护听器是插入外耳道,或置于外耳道口处的护听器,以阻止声音经由外耳道进入内耳。通常由软橡胶或软塑料制成。常见的有慢回弹型、松树型、蘑菇型和硅橡胶型入耳式护听器。
对于入耳式护听器目前没有标准的测试方法,国内标准仍以主观测试为依据,该标准是给参加测试的受试者佩戴护听器,测量受试者佩戴护听器前后的噪声感受,由于该标准采用不同个体(人)参加试验,进行采集数据,不同受试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得出的隔音感觉不同,只能近似评估防噪入耳式护听器的隔音效果,不能准确获得不同入耳式护听器的隔声量或隔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耳式护听器隔声量测量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测量方法,更便于准确的测量出不同的入耳式护听器的隔声量,便于使用者更好的选择需要使用的入耳式护听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入耳式护听器隔声量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a.将需要测试的入耳式护听器安装在隔声量测量系统上,将隔声量测量系统佩戴在测试人员的耳朵上,并通过隔声量测量系统控制入耳式护听器插入至测试人员的耳道内;
b.在测试空间内,利用声源发出噪声,通过隔声量测量系统测量耳道内的声压级SPLI,通过位于耳外的外部传声器测量耳道外的声压级SPLII;
c.通过CPB频谱分析仪对隔声量测量系统测量耳道内的声压级SPLI和外部传声器测量耳道外的声压级SPLII进行1/3OCT或1/1OCT频谱分析,则隔声量定义为SPLII-SPLI。
优选的,在步骤b中,所述声源包括AHAI2034声源、AHAI2043功放和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控制AHAI2043功放和AHAI2034声源发声,以发出各类噪声提供声场。
优选的,在步骤b中,所述外部传声器为AHAI14615E传声器。
优选的,在步骤c中,所述频谱分析仪为AHAI2001-1多通道分析仪,AHAI2001-1多通道分析仪与AHAI14615E传声器和隔声量测量系统之间通过BNC-SMB延伸线连接。
优选的,在步骤b中,将声源分别放置在测试人员上下、左右和前后的六个方向,并通过隔声量测量系统和外部传声器分别进行六次测量,得到隔声量测量系统进行六次测量的平均值声压级SPLI和外部传声器进行六次测量的平均值声压级SPLII。
优选的,在步骤b中,控制声源发出粉红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29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