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吊装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8473.8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侯正国;余骄;陶秋;陈浩;姚鹏;袁翰;朱杰;蒲强;程茂熙;刘小锋;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B66C1/18;E04B2/86;E04G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庞启成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模板 吊装 新方法 | ||
1.一种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吊装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拼装模块,在枕木上将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4)拼成模块,所述模块为长方体;
步骤二:放置角钢,在模块最顶层的上表面及最底层的下表面的长边棱角上放置角钢(2);
步骤三:套入吊带(1),将吊带(1)套入所述模块,吊带(1)与所述模块相接触;
步骤四:试吊,使用起重设备将所述模块提升,使模块底面与枕木上表面脱离接触,使吊带(1)绷紧;
步骤五:吊装,将起重设备吊钩挂入吊环(3)后使用起重设备将所述模块提升到目的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吊装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角钢(2)的长度与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4)的长边长度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吊装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2)的侧壁上设置有U型侧耳(12),U型侧耳(12)和角钢(2)侧壁之间形成扁平状的通孔,吊带(1)穿过该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吊装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2)的两端侧壁上均设置承重组件(5),承重组件(5)包括下托板(6)、支撑柱(7)和锁紧螺栓(8),免拆模板(4)下方的角钢(2)上焊接有下托板(6),下托板(6)的中部插接有支撑柱(7),且下托板(6)和支撑柱(7)之间通过锁紧螺栓(8)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吊装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7)的上端侧壁上焊接有上托板(9)。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吊装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7)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中滑动连接有上托板(9),上托板(9)和支撑柱(7)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吊装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7)的上端侧壁上焊接有T型钢条(11)。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吊装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7)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中滑动连接有T型钢条(11),T型钢条(11)和支撑柱(7)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吊装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块上表面长边棱角放置角钢(2)及模块下表面的长边棱角上分别放置角钢(2),使放置于模块上表面棱角的角钢(2)一边的内表面与模块的上表面重合,另一边的内表面与模块的侧面重合,使放置于模块下表面的长边棱角上的角钢(2)一边的内表面与模块的下表面重合,另一边的内表面与模块的侧面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混凝土免拆模板的吊装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吊带(1)至少为两根,所述吊带(1)隔开设置,所述吊带(1)根据所述模块重心,将吊带放置于重心两侧,使模块在吊装过程中,保持平衡,不倾斜、倾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84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