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拉型涤纶纤维工业丝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5000.2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7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市盛源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8 | 分类号: | D01D5/08;D01D5/084;D01D11/00;D01D1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邓爱军 |
地址: | 253005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拉型 涤纶 纤维 工业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拉型涤纶纤维工业丝的制备工艺,属于涤纶纤维领域,一种抗拉型涤纶纤维工业丝的制备工艺,通过对纤维丝赋予磁性,在热风包覆处理下,附球纤维朝向纤维丝上移动,并在纤维丝表面形成一层熔滴包裹层,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纤维工业丝,在受热时,由于熔滴包裹层的包裹,使其强度显著提高,使抗拉性在受热时得到提高,当受热严重导致燃烧时,附着在外的熔滴包裹层先被烧毁,并产生灰烬,其灰烬会粘附在内部纤维丝熔化而形成的熔滴表面,从而有效降低熔滴的流动性,有效抑制本涤纶纤维工业丝的熔滴现象,进而有效降低二次危害带来的安全隐患,扩大使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涤纶纤维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拉型涤纶纤维工业丝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
涤纶纤维具有模量高、强度高、弹性高、良好的保形性和耐热性等优点,已成为用途最广、耗量最大的纤维品种。
但是由于涤纶纤维受热在受热时,涤纶纤维易软化,导致强度变低,抗拉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受热严重时甚至出现熔融、分解、燃烧的现象,由于材料的局限,其燃烧时具有熔融滴落的现象,容易造成二次危害,极大地限制了它的使用。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拉型涤纶纤维工业丝的制备工艺,它通过对纤维丝赋予磁性,在热风包覆处理下,附球纤维朝向纤维丝上移动,并在纤维丝表面形成一层熔滴包裹层,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纤维工业丝,在受热时,由于熔滴包裹层的包裹,使其强度显著提高,使抗拉性在受热时得到提高,当受热严重导致燃烧时,附着在外的熔滴包裹层先被烧毁,并产生灰烬,其灰烬会粘附在内部纤维丝熔化而形成的熔滴表面,从而有效降低熔滴的流动性,有效抑制本涤纶纤维工业丝的熔滴现象,进而有效降低二次危害带来的安全隐患,扩大使用范围。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拉型涤纶纤维工业丝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涤纶材料破碎形成母粒,并高温加热,得到熔融母料备用;
S2、将熔融母料通过纺丝组件进行纺丝,得到纤维丝,先将纤维丝进行预处理;
S3、然后使对预处理后的纤维丝均匀向右移动,同时进行一次热风包覆处理,在热风包覆处理时,通过热风带动附球纤维朝向纤维丝上移动,并使附球纤维附着在纤维丝上,从而在纤维丝表面形成一层熔滴包裹层;
S4、将多根纤维丝相互混纺缠绕形成纤维丝束,然后通过二次风动除磁处理;
S5、将冷却后的纤维丝采用涤纶油剂进行上油处理,然后对纤维丝束通过牵拉机进行牵伸热定型,后进行网格处理并卷曲成型,得到纤维工业丝。
进一步的,所述纺丝温度为280-300℃,所述二次风动除磁处理时,风的温度保持室温,且其温度为20-25℃,使风的温度不至于对纤维丝束造成影响,同时还可以有效除去热风包覆时,在纤维丝束上残留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热风包覆处理时,温度不低于150℃,在高温度下使纤维丝呈现一定的软化,便于附球纤维在其表面的附着,且二次风动除磁处理时风速低于热风包覆处理时的风速,有效保证在除磁过程中,附球纤维不易因风力而从纤维丝束上被吹落,进而有效保证其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市盛源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州市盛源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5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