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端跳接电缆安装结构及电缆复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4900.5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德;杨朋;陈爱军;肖典喜;李庭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00 | 分类号: | H02G11/00;H02G3/04;B61C17/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李发军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端跳接 电缆 安装 结构 复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端跳接电缆安装结构及电缆复位的方法。所述车端跳接电缆安装结构,其包括纵向设置在车端底部设置有导轨,横向设置的线缆固定夹,其用于固定车端跳接电缆;以及滚动悬挂机构,其顶端在车端跳接电缆弯曲力及拉伸力的作用下可沿所述导轨自由滚动,底端与所述线缆固定夹相连。本发明可以解决电缆容易接触轨面以及车端跨接电缆端头容易断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端跳接电缆安装结构及电缆复位的方法,为车辆间跨接电气连接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属于轨道交通车辆领域。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领域,常常需要多节车辆重联运行,每两节车之间需要通过车端跨接电缆进行电气连接,目前车端跨接电缆安装方式均为电缆两端相对于本节车辆的车体固定安装。由于车辆在过轨道弯道运行时,两节车之间车端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导致车端跨接电缆两个固定端点的相对位置发生产变化,如图1-3所示,相对于在平直轨道上的情况,会发生距离的增大或减小,对车端跨接电缆来说会发生压缩或拉伸。
目前车端跨接电缆两端固定安装的情况下,如果轨道弯曲半径很小,两车端的相对距离足够近,将会发车端跨接电缆极大的扭曲,如电缆弯曲半径小于其自身允许的弯曲半径,车辆长期运行中将会使电缆结构加快破坏;且电缆下垂过大,会使车端跨接电缆有接触轨面的风险。以上两点均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现有专利CN201811187910.X公开了铰接车辆跨车电缆布线结构及方法,采用在相邻车体铰接处顶盖上设置支撑座,并在相邻车体的支撑座之间设置柔性弹片,跳接电缆经刚性线卡以垂向曲线状态固定在柔性弹片上,同时在铰接车辆过曲线转角时,柔性弹片发生弹性变形,跳接电缆随柔性弹片的弹性变形形成水平自适应曲线,这样不仅能实现铰接车辆在转角处能正常运行,且由于跳接电缆固定在柔性弹片上,能有效避免因相邻车体相对运动造成的跳接电缆与贯通道顶部磨擦问题。中国专利CN201921453062.2公开了一种车辆端部过桥线安装结构,其包括:安装座和支撑立柱;安装座设有内凹的空腔,且空腔的底面设有安装接口;支撑立柱用于固定在车体上,且车体上固定支撑立柱的位置处开有安装窗口;安装座固定在支撑立柱上,安装座用于安装在车体内侧,且空腔的开口朝向车体外侧。上述两专利也没有解决车端跳线电缆安装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车端跳接电缆安装结构及电缆复位的方法,该安装结构可以:
1)、解决车端跨接电缆在长期运行中受到频繁的大幅度拉伸压缩,造成电缆结构被快速破坏,影响车辆运行安全问题。
2)、解决车端跨接电缆在车辆过小半径轨道的过程中电缆容易接触轨面的问题。
3)、解决车端跨接电缆端头容易断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端跳接电缆安装结构,其结构特点是,包括:
纵向设置在车端底部设置有导轨,
横向设置的线缆固定夹,其用于固定车端跳接电缆;以及
滚动悬挂机构,其顶端在车端跳接电缆弯曲力及拉伸力的作用下可沿所述导轨自由滚动,底端与所述线缆固定夹相连。
由此,随着两节重联的车辆端部发生相对位移,在车端跳接电缆弯曲力及拉伸力的作用下,滚动悬挂机构带动车端跳接电缆沿着导轨自由滚动,从而防止电缆端头容易断裂、接触轨面,保障行车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滚动悬挂机构包括装在导轨且可沿着导轨滚动的滚轮,以及与所述线缆固定夹相连的电缆悬挂座;所述电缆悬挂座通过垂直转轴与所述滚轮的支撑架铰接相连。由此,通过滚轮下方设置平行于导轨方向的转轴,滚轮下方的吊座可绕着转轴摆动,电缆可随着吊座摆动,可实现车端跳接电缆可同时沿导轨垂向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4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