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慧路口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及车路协同智能交通信号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4875.0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5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楼吉汉;姜雪明;王雯;夏丽;虞杨阳;米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7 | 分类号: | G08G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藏斌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慧 路口 智能 交通 信号灯 系统 协同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慧路口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及车路协同智能交通信号灯,该信号灯中的C‑V2X模块分别与信号灯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之间通过串口通信连接;C‑V2X模块用于输出控制指令至信号灯控制模块,控制信号灯控制模块按照控制指令执行灯控命令;及用于通过通信模块从云端控制平台获取本地路口的实时交通事件,并将实时交通事件和当前相位配时信息时进行推送;即本案中的车路协同智能交通信号灯不仅能将传统信号机与灯杆上的信号灯结合,还能通过C‑V2X模块融合了车路协同的功能,既能确保相位方案的正常输出,又能将本地路口的实时交通事件和当前相位配时信息进行推送,实现与前方道路上车辆的动态信息交互,提高了交通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路协同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路口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及车路协同智能交通信号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更安全、更高效和更便捷将是未来出行的要求,而交通安全、交通拥堵以及环境污染是当前交通领域面临的三大难题,也是未来智慧出行必须解决的问题。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路线图中,也明确提出车和基础设施是智能网联汽车的两纵。目前车路协同网络正在各试点建设,但规模不大,如何利用现有的交通信号网络来开展车路协同应用,也许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伴随着ICT产业和汽车产业、交通产业的深度融合,车路协同网络逐渐被认为是近年来市场需求最明确、最具有产业潜力的物联网领域之一。车路协同网络借助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网络连接,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和自动驾驶能力,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业态,从而提高交通效率,改善汽车驾驶感受,为用户提供智能、舒适、安全、节能、高效的综合服务。
信号机作为交通路口的主要设备,在城市交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目前信号灯安装在路口灯杆上的核心位置,但是其功能单一,在车路协同网络中只是一个被动执行单元,不能与车路协同网络集成,严重影响交通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对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智慧路口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及车路协同智能交通信号灯,以解决现有信号灯在车路协同网络中只是一个被动执行单元,不能与车路协同网络集成,造成交通运行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车路协同智能交通信号灯,包括:C-V2X模块及信号灯控制模块及通信模块;所述C-V2X模块分别与所述信号灯控制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之间通过串口通信连接;
所述C-V2X模块用于输出控制指令至所述信号灯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信号灯控制模块按照所述控制指令执行灯控命令;以及,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从云端控制平台获取本地路口的实时交通事件,并将所述实时交通事件和当前相位配时信息进行推送。
可选地,在上述的车路协同智能交通信号灯中,所述控制指令,包括:
所述C-V2X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从所述云端控制平台获取得到的本地路口的相位配时方案中,与所述C-V2X模块的路口标识ID和灯组ID均相匹配的灯组控制值;或者,
所述C-V2X模块对接收到报文信息进行解析后得到的相位配时方案中,与所述C-V2X模块的路口标识ID和灯组ID均相匹配的灯组控制值;其中,所述路口标识ID和所述灯组ID是预先配置的。
可选地,在上述的车路协同智能交通信号灯中,所述报文信息由作为主信号灯的车路协同智能交通信号灯中的C-V2X模块发送;
所述报文信息的生成过程包括:
将所述相位配时方案中的路口标识ID、灯组ID、灯组控制值、时间戳及校验码嵌入所述C-V2X模块的报文自定义段,并定义所述报文自定义的字段长度,生成所述报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4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