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60度全景环视设备成像质量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4387.X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4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漆奇;韩修刚;王琥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渝微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60 全景 环视 设备 成像 质量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60度全景环视设备成像质量评估方法,包括黑白棋盘格(1)、环境光照系统、车辆(3)、360度全景环视设备(4)和360度全景环视设备成像质量评估软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3)安装360度全景环视设备(4);所述黑白棋盘格(1)与车辆(3)垂直布置,在车辆前方和后方布置多行、左侧以及右侧布置多列,围成方框型,且其排布前后、左右分别对称;所述360度全景环视设备拍摄清晰的全景图像并将融合后的全景拼接图像发送至360度全景环视设备成像质量评估软件;所述360度全景环视设备成像质量评估软件对全景拼接图像进行分析,生成报告,并存储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质量评价领域,尤其是一种360度全景环视设备成像质量评估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和各项交通法规的健全,对于车辆驾驶舱内视觉盲区带来的危害性已经形成社会共识,涌现出众多的360度全景环视设备产品种类,360度全景环视设备将车辆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图像进行拼接融合,经过图像处理单元一系列的智能算法处理,对采集的图象进行畸变还原和完美无缝拼接,最终形成一幅车辆四周的全景俯视图显示在屏幕上,直观地呈现出车辆所处的位置和周边情况;同时能够按键切换屏幕右侧单独显示任意摄像头的图像,大大地拓展了驾驶员对周围和环境的感知能力,使驾驶员在处理车辆起步、行车转弯、泊车入位、窄道会车、规避障碍等情况时从容不迫、轻松自如,可以有效减少刮蹭、甚至碰撞碾压等交通事故的发生。
360度全景环视设备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车辆驾驶舱视觉盲区问题,进而被各大车辆厂家争相采用并安装,当前360度全景环视设备品质良莠不齐,检测手段主要人工检测为主,人工检测存在主观性强、一致性差、不可重复等问题,不可以作为科学的360度全景环视设备品质鉴定手段。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以下提出本发明及其实施例。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将给出关于本发明公开内容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公开内容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此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公开内容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公开内容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60度全景环视设备成像质量评估方法,利用系统代替人工检测360度全景环视设备的图像质量,从而判定待检360度全景环视设备成像系统质量好坏,本发明为360度全景环视设备成像质量判断提供科学手段。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60度全景环视设备成像质量评估方法,包括环境光照系统、黑白棋盘格、车辆、360度全景环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安装360度全景环视设备;所述黑白棋盘格布置在车辆周围;所述360度全景环视设备拍摄清晰的全景图像并将融合后的全景拼接图像发送至360度全景环视设备成像质量评估系统;所述360度全景环视设备成像质量评估系统对全景拼接图像进行分析评估。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黑白棋盘格在车辆前方和后方布置多行、左侧以及右侧布置多列,围成方框型,且其排布前后、左右分别对称。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环境光照系统由多个光源组成,位于车辆上方,根据场馆布置在车辆前、后、左、右,覆盖车辆360度全景环视设备的视野范围,且均匀分布;环境光照度范围在500lux到100000lux之间。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黑白棋盘格由多个相同尺寸的黑白正方形组成,每个黑白棋盘格上均有标记,标记可选二维码、图像或者数字。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自动化轨道的形状、位置和长度均可调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自动化轨道拼接组合在一起使用。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图卡移动平台兼容各种类型的测试图卡,图卡移动平台的高度、倾斜角度及前后位置均可调;所述图卡移动平台由底部支撑座和图卡组成,图卡支撑座底部有与自动化轨道相匹配的卡槽,图卡移动平台可在自动化轨道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渝微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渝微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43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