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相对孔径高光谱成像光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4248.7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2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华;唐绍凡;徐彭梅;王伟刚;王杰;张秀茜;陈龙;石峰;贺瑞聪;刘宇翔;王媛媛;刘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3/28 | 分类号: | G01J3/28;G01J3/04;G01J3/02;G01N21/3581;G01N21/3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高志瑞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对孔径 光谱 成像 光学系统 | ||
1.一种大相对孔径高光谱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狭缝组件(E1)、平面折转镜(E2)、第一透镜(E3)、第二透镜(E4)、第三透镜(E5)、凹面光栅(E6)和像面(E7);其中,
目标辐射的长波红外同时经三狭缝组件(E1)入射到平面折转镜(E2),经反射后入射到第一透镜(E3),经第一透镜(E3)的前表面(S1)和后表面(S2)透射后入射到第二透镜(E4),经第二透镜(E4)的前表面(S3)和后表面(S4)透射后入射到第三透镜(E5),经第三透镜(E5)的前表面(S5)和后表面(S6)透射后入射到凹面光栅(E6),经凹面光栅(E6)色散分光后反射到第三透镜(E5)的后表面(S6),依次经第三透镜(E5)、第二透镜(E4)和第一透镜(E3)透射后成像到像面(E7)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相对孔径高光谱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波红外谱段范围为8μm~12.5μm,光谱分辨率为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相对孔径高光谱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相对孔径高光谱成像光学系统的相对孔径为1/2,空间放大倍率为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相对孔径高光谱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狭缝组件(E1)由3个相同的单通光狭缝装置平行排列组成;其中,每个单通光狭缝装置的长度为24mm,宽度为32μm;相邻单通光狭缝装置之间的间隔为1.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相对孔径高光谱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折转镜(E1)的材料为铝,与入射光线成45°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相对孔径高光谱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E3)的材料为ZnS,所述第一透镜(E3)的前表面(S1)为六次非球面,所述第一透镜(E3)的后表面(S2)为球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相对孔径高光谱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E4)的材料为ZnSe,所述第二透镜(E4)的前表面(S3)为六次非球面,所述第二透镜(E4)的后表面(S4)为球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相对孔径高光谱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E5)的材料为ZnS,所述第三透镜(E5)的前表面(S5)为六次非球面,所述第三透镜(E5)的后表面(S6)为球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相对孔径高光谱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光栅(E6)表面刻蚀闪耀槽,并镀金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相对孔径高光谱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像面(E3)由3个区域组成,每个区域的面积为24mm×1.44mm,三个区域之间的间隔为0.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未经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42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