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病毒生物基PTT面料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9427.1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8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丽;张宁;陈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迪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47 | 分类号: | D03D15/47;D03D15/50;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吴奇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病毒 生物 ptt 面料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病毒生物基PTT面料生产工艺,涉及抗病毒面料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生产步骤:生物基纤维的生产;混合剂的调配;纳米银离子纤维的生产;混合纺织;其中,所述生物基纤维生产过程包括浆粕、浸渍、磨碎、过滤、脱泡以及纺丝步骤制成纤维粗制品;其后由拉伸、洗涤、脱硫、漂白以及烘干步骤制成生物基纤维所述混合剂包括倍他环糊精、35wt%的纳米银离子溶液,倍他环糊精和纳米银离子溶液的比例为1:20;通过添加倍他环糊精,对纳米银离子进行包覆,进而在多次洗涤后,抑制纳米银离子的脱落,使得纳米银离子于面料长期附着,获得长效灭活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病毒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病毒生物基PTT面料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纳米银粒子作为最新一代的天然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杀菌且无任何的耐药性,强效杀菌,可以在数分钟内杀死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病菌;渗透性强,可由毛孔迅速渗入皮下杀菌,对普通细菌、顽固细菌、耐药细菌以及真菌引起的感染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将纳米银粒子同生物基纤维相结合,以在对农、林、海洋废弃物、副产物循环再利用中,使得生物基纤维获得出色的抗病毒、抗菌等使用特性,目前,纤维同纳米银粒子结合,主要基于浸染方式,即,通过将纤维置于纳米银粒子溶液中,结合纳米银粒子,进而制成纳米银粒子纤维,但基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纳米银粒子纤维所制成的面料,其抗病毒、抗菌效果随着水洗次数的增加而递减,因而,需求一种能够延长纳米银粒子附着时间的生产工艺,确保纳米银粒子纤维的长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病毒生物基PTT面料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抗病毒生物基PTT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1)生物基纤维的生产;
2)混合剂的调配;
3)纳米银离子纤维的生产;
4)混合纺织;
其中,所述生物基纤维生产过程包括浆粕、浸渍、磨碎、过滤、脱泡以及纺丝步骤制成纤维粗制品;其后由拉伸、洗涤、脱硫、漂白以及烘干步骤制成生物基纤维;
所述混合剂包括倍他环糊精、35wt%的纳米银离子溶液,倍他环糊精和纳米银离子溶液的比例为1:20;
所述纳米银离子纤维所用基础纤维为生物基纤维。
优选的,所述倍他环糊精、35wt%的纳米银离子溶液通过搅拌相混合,其中搅拌过程分为三次,三次搅拌过程如下:
首次,水浴加热,温度保持40℃,搅拌时长5min;
期间,水浴加热,温度保持50℃,搅拌时长3min;
末次,室温,搅拌时长3min;
三次搅拌的转速设置在350rpm/min。
优选的,所述混合剂置于超声波搅拌容器内;
所述基础纤维先后两次浸入混合剂,浸入过程如下:
首次,室温,浸入时长2h,沥干;
末次,室温,浸入时长1h,沥干后烘干制成纳米银离子纤维。
优选的,所述纳米银离子纤维同生物基纤维混合编织,其中,纳米银离子纤维:生物基纤维=1:2。
一种抗病毒生物基PTT面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导热组件和桶体;
所述桶体内设有导热组件,导热组件于桶体侧壁固定,所述导热组件自桶体上端口延伸至桶体内,用于搅拌混合剂以及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迪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迪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94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