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病毒生物基PTT面料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9427.1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8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丽;张宁;陈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迪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47 | 分类号: | D03D15/47;D03D15/50;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吴奇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病毒 生物 ptt 面料 生产工艺 | ||
1.一种抗病毒生物基PTT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1)生物基纤维的生产;
2)混合剂的调配;
3)纳米银离子纤维的生产;
4)混合纺织;
其中,所述生物基纤维生产过程包括浆粕、浸渍、磨碎、过滤、脱泡以及纺丝步骤制成纤维粗制品;其后由拉伸、洗涤、脱硫、漂白以及烘干步骤制成生物基纤维;
所述混合剂包括倍他环糊精、35wt%的纳米银离子溶液,倍他环糊精和纳米银离子溶液的比例为1:20;
所述纳米银离子纤维所用基础纤维为生物基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毒生物基PTT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倍他环糊精、35wt%的纳米银离子溶液通过搅拌相混合,其中搅拌过程分为三次,三次搅拌过程如下:
首次,水浴加热,温度保持40℃,搅拌时长5min;
期间,水浴加热,温度保持50℃,搅拌时长3min;
末次,室温,搅拌时长3min;
三次搅拌的转速设置在350rpm/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毒生物基PTT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剂置于超声波搅拌容器内;
所述基础纤维先后两次浸入混合剂,浸入过程如下:
首次,室温,浸入时长2h,沥干;
末次,室温,浸入时长1h,沥干后烘干制成纳米银离子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毒生物基PTT面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离子纤维同生物基纤维混合编织,其中,纳米银离子纤维:生物基纤维=1:2。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病毒生物基PTT面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导热组件(2)和桶体(3);
所述桶体(3)内设有导热组件(2),导热组件(2)于桶体(3)侧壁固定,所述导热组件(2)自桶体(3)上端口延伸至桶体(3)内,用于搅拌混合剂以及热水;
所述导热组件(2)上方设有电机(1),电机(1)于导热组件(2)处固定,用于驱动导热组件(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病毒生物基PTT面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3)包括底座(33),底座(33)顶部固定有外桶(32),外桶(32)内设有与外桶(32)圆心相叠合的内桶(31),内桶(31)朝向底座(33)的一端与底座(33)相固定连接,外桶(32)至内桶(31)间设有环形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抗病毒生物基PTT面料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2)包括撑架(21),撑架(21)于外桶(32)外壁固定,较外桶(32)向上延伸,所述内桶(31)内设有搅拌件(24),搅拌件(24)垂向插入至撑架(21)处,较撑架(21)相转动连接,所述撑架(21)顶部固定有电机(1),电机(1)同搅拌件(24)相传动连接,所述环形空腔内以环形布置设有多个L型导热杆(22),多个L型导热杆(22)一端同搅拌件(24)相接,另一端连接辊轮(23),辊轮(23)于环形空腔内同外桶(32)内壁相滚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迪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迪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94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