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车辆控制装置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8333.2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1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邵军;孟怡平;陈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82 | 分类号: | B60W30/18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13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获取驾驶模式信息,所述驾驶模式信息用于选定目标驾驶模式;
所述车辆采集所述车辆的当前状态信息;
在所述当前状态信息与所述目标驾驶模式的预设使能条件匹配的情况下,进入所述目标驾驶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状态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车辆实时的分动器所处模式、自适应巡航功能ACC开关所处模式、车轮运动状态、发动机管理系统EMS对应档位状态以及发动机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状态信息与所述目标驾驶模式的预设使能条件匹配,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分动器所处模与所述目标驾驶模式的预设分动器模式匹配;
所述ACC所处模式与所述目标驾驶模式的预设AAC模式匹配;
所述车轮运动状态与所述目标驾驶模式的预设车轮运动状态匹配;
所述EMS对应档位状态与所述目标驾驶模式的预设档位状态匹配;
所述发动机转速与所述目标驾驶模式的预设发动机转速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模式为蠕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预设分动器模式为第一预设分动器模式,在所述目标模式为坦克掉头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预设分动器模式为第二预设分动器模式,在所述目标模式为沙丘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预设设定的分动器模式为第一预设分动器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分动器模式的车速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分动器模式的车速;
在所述目标模式为蠕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预设AAC模式为关闭模式,在所述目标模式为坦克掉头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预设AAC模式为关闭模式,在所述目标模式为沙丘模式的情况下,所述设定的AAC模式为关闭模式;
在所述目标模式为蠕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预设车轮运动状态为第一预设轮胎运动状态,在所述目标模式为坦克掉头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预设车轮运动状态为第二预设轮胎运动状态,在所述目标模式为沙丘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预设车轮运动状态为第二预设轮胎运动状态,其中,所述预设车轮运动状态处于第一预设轮胎运动状态时所述车辆的车轮运动没有被电子刹车锁住,所述预设车轮运动状态处于第二预设轮胎运动状态时所述车辆的方向盘转向,拐弯一侧的后轮会被电子刹车锁止住,其它三个车轮处于向前或者向后转动状态;
在所述目标模式为蠕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预设档位状态是为所述蠕行模式预先设定的第一预设档位模式,在所述目标模式为坦克掉头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预设档位状态为是为所述坦克掉头模式预先设定的第二预设档位模式,在所述目标模式为沙丘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预设档位状态为是为所述沙丘模式预先设定的第三预设档位模式。
在所述目标模式为蠕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预设发动机转速为第一预设发动机转速,在所述目标模式为坦克掉头模式的情况下,所述预设发动机转速为第二预设发动机转速,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发动机转速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发动机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基于所述使能条件通过的对比匹配结果,进入所述目标驾驶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将所述车辆的扭矩响应速率设定为与所述目标驾驶模式设定模式匹配的速率;
将所述车辆的车轮转速设定为与所述目标驾驶模式设定模式匹配的转速;
将所述车辆的车轮运动状态设定为与所述目标驾驶模式设定模式匹配的运动状态。
6.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驾驶模式信息,所述驾驶模式信息用于选定目标驾驶模式;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车辆采集所述车辆的当前状态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状态信息与所述目标驾驶模式的预设使能条件匹配的情况下,进入所述目标驾驶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状态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所述车辆实时的分动器所处模式、自适应巡航功能ACC开关所处模式、车轮运动状态、发动机管理系统EMS对应档位状态以及发动机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83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铆合模自动送料铆合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中空碳纳米线接枝聚苯胺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