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卡钻处理效果的双向液压震击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7348.7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4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侯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力(天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00 | 分类号: | E21B31/00;E21B28/00;E21B44/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邓琳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处理 效果 双向 液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卡钻处理效果的双向液压震击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卡钻位置;对所述第一卡钻位置的岩层进行岩层特性分析,获得第一孔隙压力;由所述第一孔隙压力获得所述第一液压震击器的第一冲击力阈值;获得第一钻具在所述第一卡钻位置处与所述第一岩层信息的第一接触面积和所述第一钻具所受的第一摩擦阻力;由所述第一接触面积和所述第一摩擦阻力确定第一震击模式,包括第一震击方向和第一冲击力,所述第一冲击力处于所述第一冲击力阈值之内;将所述第一震击模式发送至所述震击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向液压震击器对于复杂井况难以灵活运用,容易意外激发而导致落鱼事故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卡钻处理效果的双向液压震击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钻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卡钻事故。地层原因、钻井液性能不良、操作不当等都可能造成卡钻。必须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有效的解卡,及早地发现井下异常并采取适当措施是防卡的关键。因此震击器在这时就尤为重要,而目前国内的震击器只能实现单向液压震击,对于一些复杂井况难以灵活运用,此外,普通液压震击器容易意外激发而导致落鱼事故。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单向液压震击器对于复杂井况难以灵活运用,容易意外激发而导致落鱼事故。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提高卡钻处理效果的双向液压震击方法和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向液压震击器对于复杂井况难以灵活运用,容易意外激发而导致落鱼事故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根据卡钻位置实现双向液压震击,能够实现在高强度严苛环境下多次使用,从而提高事故处理效率的技术目的。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卡钻处理效果的双向液压震击方法和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高卡钻处理效果的双向液压震击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卡钻位置;获得所述第一卡钻位置处的第一岩层信息;对所述第一岩层信息进行岩层特性分析,获得第一孔隙压力;由所述第一孔隙压力获得第一冲击力阈值,所述第一冲击力阈值为第一液压震击器的冲击力所处阈值;获得第一钻具在所述第一卡钻位置处与所述第一岩层信息的第一接触面积;获得所述第一卡钻位置处所述第一钻具所受的第一摩擦阻力;由所述第一接触面积和所述第一摩擦阻力确定第一震击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震击模式包括第一震击方向和第一冲击力,所述第一冲击力处于所述第一冲击力阈值之内;将所述第一震击模式发送至所述震击控制系统。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提高卡钻处理效果的双向液压震击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卡钻位置;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卡钻位置处的第一岩层信息;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岩层信息进行岩层特性分析,获得第一孔隙压力;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由所述第一孔隙压力获得第一冲击力阈值,所述第一冲击力阈值为第一液压震击器的冲击力所处阈值;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钻具在所述第一卡钻位置处与所述第一岩层信息的第一接触面积;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卡钻位置处所述第一钻具所受的第一摩擦阻力;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由所述第一接触面积和所述第一摩擦阻力确定第一震击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震击模式包括第一震击方向和第一冲击力,所述第一冲击力处于所述第一冲击力阈值之内;第一发送单元,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震击模式发送至所述震击控制系统。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提高卡钻处理效果的双向液压震击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力(天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力(天津)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73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