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鲜炖即食花胶制品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5330.3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4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申涛;陈伟;沈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鲜觅食品南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食 制品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鲜炖即食花胶制品,其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数:红鱼胶7.5~30质量份,红枣0.5~2质量份,糖类2~8质量份;还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数:红豆17.5~70质量份,枸杞1~4质量份;或还包括:银耳10~40质量份,虫草花1~4质量份;或还包括:藜麦5~20质量份;一方面,本申请在传统花胶制品基础上增加了多种食材,不仅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口味的要求,而且不同的食材可以丰富制品的滋补功能;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该鲜炖即食花胶制品的制备工艺,传统该类制品为了得到更长的货架期,需要添加防腐剂以延长保质期,严重破坏营养成分,本申请采用高温灭菌封口包装方式,避免了防腐剂的使用,同时能获得较长的质保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鲜炖即食花胶制品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花胶又名鱼肚、鱼胶,是各类鱼鳔(辅助呼吸器官)的干制品,富胶质。花胶与燕窝、鱼翅齐名,是“八珍”之一,素有“海洋人参”之誉。花胶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胶原蛋白、多种维生素及钙、锌、铁、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高达84 .2%,脂肪仅为0 .2%,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是人体补充、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且易于吸收和利用。
花胶的传统食用方法大多是家庭炖煮,其缺点是现买现做,泡发时间很长,耗费时间,且泡发不当容易造成营养物质流失。还有一部分花胶制成即食花胶罐头,无需进行烹饪,开盖即食。
即食花胶虽然方便食用,但目前,即食花胶的加工采用氢氧化钠等化学溶液,对花胶进行常温泡发处理。一方面常温泡发,使得胶原蛋白流失且过度泡发影响口感。另一方面采用氢氧化钠等化学溶液泡发,如果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高,花胶膨胀度较大,产品出品率高,但后期的花胶清洗脱碱过程难以进行,会造成产品有明显的碱味,影响口感;如果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低,则花胶膨胀度不够,影响出品率,且腥味很重;此外,氢氧化钠等等化学溶液泡发是通过化学作用完成的,对花胶的胶原蛋白造成一定的破坏,使营养成分流失。因此,现有即食花胶加工方法存在去腥效果差、口感差、出品率低、营养成分流失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鲜炖即食花胶制品,其独创性的在传统花胶中掺入不同食材,满足不同消费者口味需求及营养需求,且本产品为即食灌装,避免消费者烹饪耗时,以及烹饪过程所造成的营养流失。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花胶制品口味单一,滋补功能有限,消费者食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鲜炖即食花胶制品,其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数:红鱼胶7.5~30质量份,红枣0.5~2质量份,糖类2~8质量份。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鲜炖即食花胶制品,其中,所述红鱼胶15质量份,所述红枣1质量份,所述糖类4质量份。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鲜炖即食花胶制品,其中,所述糖类包括红糖和冰糖,所述红糖和所述冰糖的质量比为一比三。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鲜炖即食花胶制品,其中,还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数:红豆17.5~70质量份,枸杞1~4质量份。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鲜炖即食花胶制品,其中,还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数:银耳10~40质量份,虫草花1~4质量份。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鲜炖即食花胶制品,其中,还包括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数:藜麦5~20质量份。
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鲜炖即食花胶制品,其中,还包括琼脂0.1~0.4质量份。
本申请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制备工艺,涉及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鲜炖即食花胶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预处理:取红鱼胶浸泡于水中2小时备用,手动掺入淀粉揉捏去沙2分钟,2次冲洗洗净后焯水30秒;取红枣使用流动水清洗备用;
步骤二、调配:将冰糖、红糖置于水中炖煮30分钟后置于0~6℃环境温度下冷却1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鲜觅食品南通有限公司,未经鲜觅食品南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53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