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约车用户报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4636.7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5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洪在翔;彭俊清;王健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15/26;G10L15/30;G10L15/02;G10L17/14;G10L25/51;G08B21/02;G08B25/01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姚章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约车 用户 报警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用于人工智能领域,涉及区块链领域,公开了一种网约车用户报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部分包括: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与预设暗语对应的待识别语音并进行处理,以获取待识别语音的待识别文本、语音特征和声纹特征,获取预设暗语的暗语注册信息,暗语注册信息存储于区块链数据库,根据暗语注册信息的暗语文本、暗语语音特征和暗语声纹特征,对待识别文本、语音特征和声纹特征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生成用户对应的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报警平台进行报警;本发明的暗语报警方式能减少恶意者的警惕,确保了用户语音与暗语的匹配性,从而减少误报,保证报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而保证用户的乘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约车用户报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约车行业也日渐被普通市民接受、依赖。网约车是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简称,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在网上直接与网约车驾驶员进行预约,网约车驾驶员接单后到指定地点接乘客到目的地,网约车的驾驶员和车辆需要经过登记和审核,在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的基础下,保证用户安全。
但网约车仍旧存在很大的风险,当网约车上的用户遇到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时,一般仅能通过直接电话报警的方式快速发出求救信号,但这种方法会暴露出报警的意图,反而会刺激对方,增大安全风险。因此,现有的报警措施难以对用户的人身安全进行有效的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约车用户报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报警措施难以对用户的人身安全进行有效的保障的技术问题。
一种网约车用户报警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与预设暗语对应的待识别语音,所述预设暗语为用户在网约车平台预先存储的用于触发报警的语音信息;
对所述待识别语音进行处理,以获取所述待识别语音的待识别文本、语音特征和声纹特征;
获取所述预设暗语的暗语注册信息,所述暗语注册信息包括所述预设暗语的暗语文本、暗语语音特征和暗语声纹特征,所述暗语注册信息存储于区块链数据库;
根据所述暗语文本、暗语语音特征和暗语声纹特征,对所述待识别语音的待识别文本、语音特征和声纹特征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生成所述用户对应的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报警平台进行报警,所述报警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
一种网约车用户报警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发送的与预设暗语对应的待识别语音,所述预设暗语为用户在网约车平台预先存储的用于触发报警的语音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待识别语音进行处理,以获取所述待识别语音的待识别文本、语音特征和声纹特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设暗语的暗语注册信息,所述暗语注册信息包括所述预设暗语的暗语文本、暗语语音特征和暗语声纹特征,所述暗语注册信息存储于区块链数据库;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暗语文本、暗语语音特征和暗语声纹特征,对所述待识别语音的待识别文本、语音特征和声纹特征进行验证;
报警模块,用于若验证通过,则生成所述用户对应的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预设报警平台进行报警,所述报警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网约车用户报警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网约车用户报警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46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