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底部导流板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02597.7 | 申请日: | 202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1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宜杭;孙涛;张海红;夏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2 | 分类号: | B62D3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何杰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底部 导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底部导流板和汽车,汽车底部导流板包括从前至后向下倾斜的斜板部、自斜板部的前边沿向前延伸的前板部以及自斜板部的后边沿向后延伸的后板部;斜板部上设有向上拱起的第一导风部,第一导风部的后端朝后设置有的第一进风口;后板部上设有向上拱起的第二导风部,第二导风部的上端朝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第二导风部所围成的通道上小下大;后板部上设有出风口;汽车包含上述的汽车底部导流板。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能够提升机舱散热性能;通过合理设置支耳和预安装孔,降低了装配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底部导流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底部导流板的主要作用的保护发动机,防止汽车行驶过程中石子飞溅损伤发动机,同时也可以阻挡在涉水行驶中泥沙浸入机舱影响发动机性能。随着发动机性能的提升,发动机的散热量越来越大,机舱内部温度越来越高,对于各零部件的温度限值要求也越来越高。机舱内部很多零部件已是标准化的零部件,如果要提升这些零部件的限值会显著增加零部件成本。在此背景下,汽车底部导流板急需进行更优化的结构设计以提升机舱散热性能,降低机舱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底部导流板及汽车,以提升机舱散热性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底部导流板,包括从前至后向下倾斜的斜板部、自所述斜板部的前边沿向前延伸的前板部以及自所述斜板部的后边沿向后延伸的后板部;所述斜板部上设有向上拱起的第一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的后端朝后设置有的第一进风口;所述后板部上设有向上拱起的第二导风部,所述第二导风部的上端朝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导风部所围成的通道上小下大;所述后板部上设有出风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风部包括顶壁和两块第一侧壁,所述斜板部上设有第一矩形孔,所述顶壁的前边沿与所述矩形孔的前边沿相连,一块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在所述顶壁的左边沿和所述第一矩形孔的左边沿之间,另一块所述第一侧壁连接在所述顶壁的右边沿和所述第一矩形孔的右边沿之间,所述顶壁的后边沿、两块所述第一侧壁的后边沿以及所述第一矩形孔的后边沿围成所述第一进风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进风口处设置有网格状筋。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风部由第二前侧壁、第二左侧壁、第二后侧壁和第二右侧壁所围成,所述后板部上设有第二矩形孔,所述第二前侧壁的下边沿与所述第二矩形孔的前边沿相连,所述第二左侧壁的下边沿与所述第二矩形孔的左边沿相连,所述第二后侧壁的下边沿与所述第二矩形孔的后边沿相连,所述第二右侧壁下边沿与所述第二矩形孔的右边沿相连,所述第二前侧壁的上边沿、所述第二左侧壁的上边沿、所述第二后侧壁的上边沿和所述第二右侧壁的上边沿围成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前侧壁包括从前至后向上倾斜的前侧壁本体,所述前侧壁本体的下边沿与所述第二矩形孔的前边沿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二前侧壁的上边沿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后侧壁的上边沿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前侧壁本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后方。
进一步,所述第二后侧壁大致垂直于前后方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后板部上设有两个所述出风口,两个所述出风口分别为第一出风口和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后方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的边沿设有向上凸的出风导流筋,所述出风导流筋的后段设有向下凹陷的缺口。
进一步,所述前板部的前侧连接有用于支撑在车身上的支耳,所述汽车底部导流板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向上翻折的连接板,两块所述连接板的上部均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预安装孔。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底部导流板。
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能够提升机舱散热性能;通过合理设置支耳和预安装孔,降低了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所述的汽车底部导流板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25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