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钢夹砂管及其加工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01020.4 | 申请日: | 202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6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何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繁顺新型管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02 | 分类号: | B29C70/02;B29K105/08;B29K509/00;B29L2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钢 夹砂管 及其 加工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涉及管道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钢夹砂管及其加工装置和方法,具体为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平面上的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驱动电机、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内衬模以及设置在内衬模侧面的放料转轮和喷砂装置,所述内衬模轴向垂直于底座上表面,用于缠绕管体,所述放料转轮轴向平行于内衬模轴向,并为管体供料,所述喷砂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上下相对布设的喷砂头,所述喷砂头向管体表面喷砂。本申请由喷砂装置向管体上喷洒石英砂,因为喷砂头上下分不设置,随着管体在内衬模上的转动,保持喷砂装置的喷砂量不变,石英砂均匀分布在管体上,从而保证了夹砂层加砂量的均匀,管体厚度更均匀,质量更可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道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钢夹砂管及其加工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钢夹砂管是以树脂为基体材料,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石英砂为填充材料而制成的新型复合材料。它以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水力性特点、轻质高强、输送流量大、安装方便、工期短和综合投资低等优点,成为化工行业、排水工程以及管线工程的最佳选择。
相关技术中,玻璃钢夹砂管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并认可设计生产方案;2)内衬制作;3)玻璃纤维环向和交叉缠绕内结构层;4)用特种夹砂布间断夹砂;5)每层夹砂后及时制作纯玻璃钢部分;6)玻璃纤维环向和交叉缠绕外结构层;7)修整、切断达到统一的形状和规定的尺寸;8)脱模,检验合格后上钢套环出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相关技术中的加砂工艺是由石英砂靠自重流到兜砂布或传送带上,粘结剂淋在石英砂上,自然浸润法生产。其缺点是以此技术生产的管道,不能保证粘结剂与石英砂的量始终同步供给,必然造成夹砂层的粘结剂含量不均匀,甚至存在浸不透的现象,并且石英砂与粘结剂的用量无法精确计量和控制,造成夹砂层厚度不均匀、密实度不够和大量的原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夹砂层加砂量不均匀的情况,使玻璃钢夹砂管密实度和质量更高,本申请提供一种玻璃钢夹砂管及其加工装置和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玻璃钢夹砂管加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钢夹砂管加工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平面上的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驱动电机、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内衬模以及设置在内衬模侧面的放料转轮和喷砂装置,所述内衬模轴向垂直于底座上表面,用于缠绕管体,所述放料转轮轴向平行于内衬模轴向,并为管体供料,所述喷砂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上下相对布设的喷砂头,所述喷砂头向管体表面喷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玻璃钢夹砂管加工时,将管体在内衬模上进行加工,内衬模轴向垂直于底座和工作平面,随着驱动电机带动内衬模转动,管体的原料绕在内衬模上,在管体的加工过程中,由喷砂装置向管体上喷洒石英砂,因为喷砂头上下分不设置,随着管体在内衬模上的转动,保持喷砂装置的喷砂量不变,石英砂均匀分布在管体上,从而保证了夹砂层加砂量的均匀,管体厚度更均匀,质量更可靠。
可选的,所述内衬模包括与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中心轴和固定在中心轴外部的圆筒模板,管体缠绕在圆筒模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轴与驱动电机连接,圆筒模板则用于管体的附着固定,作为管体的成型模具,保证了管体的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可选的,所述圆筒模板包括主体的细口部和设置在细口部下端的粗口部,细口部和粗口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粗口部外部套设有脱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筒模板的细口部对应形成管体的主体结构,粗口部对应形成柜体的承插口,从而形成规则的玻璃钢夹砂管;圆筒模板上设置的脱模板则用于辅助加工好的管体从圆筒模板上脱离。
可选的,所述脱模板包括与圆筒模板同轴设置的抬升环和设置在抬升环上表面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贴合在粗口部的外壁上,所述抬升环的外圈可拆卸连接有吊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繁顺新型管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繁顺新型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10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